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梨树县:法治力量为春耕生产筑牢安全防线 梨树春耕:政法护农体系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梨树县作为全国粮食主产区之一,其政法系统以“保农时、护农事、安农心”为目标,构建“立体防控、精准服务、多元共治”的护农体系,通过严守农资安全、科技赋能监管、源头化解纠纷、普法宣传入户等举措,为春耕生产注入法治动能,守护乡村振兴。

当春回大地,世间万物都焕发出全新的生机,梨树县那广袤无垠的田野上,机器的轰鸣声此起彼伏。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梨树县的春耕备耕工作,可不仅仅是田间的农事活动,它更是紧紧牵动着千家万户的“粮袋子”。梨树县政法系统将“保农时、护农事、安农心”当作工作目标,以“法治护航”为主线,精心构建起了一套“立体防控、精准服务、多元共治”的护农体系。众多政法干警和网格员们纷纷深入田间地头,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如严守农资安全、借助科技赋能监管、从源头化解纠纷、开展普法宣传入户等,为春耕生产注入了强大的法治动能,也为乡村全面振兴描绘出了“平安底色”。

严守农资安全防线,当好护农“守门人”

梨树县公安局联合多个部门开展了农资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他们对全县所有的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门店进行了“拉网式”的全面检查。重点核查各类证件是否完备,像营业执照、农药经营许可证等,同时查看是否有产品进货清单、销货台账以及产品质量检验报告。一旦发现问题,便当场督促整改,全力确保农资产品来源可追溯、质量有保障。

与此同时,通过“错时走访 联合调解”机制,将矛盾纠纷在萌芽状态就予以化解,为春耕生产扫除障碍。此外,还建立了“警银协同”机制,与金融机构联动打击涉农金融诈骗,从源头上保障农民能够用上“放心种、放心肥、放心药”。

科技赋能精准监管,织密农田“防护网”

梨树县人民检察院联合公安、农业部门,建立了农资安全保护联动机制。他们突破了传统地面巡查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创新性地引入了无人机、高清摄像机等智能设备,构建起了一个覆盖农资生产、存储、销售全链条的立体化监测网络,大大提升了监管效率。无人机凭借其灵活机动、视野广阔的特点,能够快速完成对农资集中销售区域的高空巡查,精准捕捉到隐蔽的违规存储点、非法分装窝点等异常情况,并提供可视化的证据链。

地面执法人员则通过高清摄像机记录商户的经营环境、进货台账等关键信息,再结合无人机采集的高空影像,形成了“空中全景扫描 地面细节核查”的双重监管体系。这一创新模式不仅增强了执法力度,更借助科技的力量实现了农资安全风险的“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为农业生产筑牢了“安全屏障”。

源头化解土地纠纷,守护农民“命根子”

针对春耕备耕期间经常出现的土地边界争议问题,梨树县综治中心联合法院、司法局启动了“田间调解”模式。通过实地测量、法律释明和情感疏导等方式,成功化解了多起土地纠纷。

在梨树镇西平安村,邓某与王某因为土地返还问题产生了矛盾,多次协商都没有达成一致,矛盾还逐渐激化。调解员(法官)高攀深入村屯实地走访,找到了熟知当时土地情况的村党支部书记李辉,采取“调解 实地测量”的方式,结合土地确权证书与台账的差异,耐心地向双方释法说理,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协议,明确了土地边界,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

普法宣传入脑入心,筑牢反诈“防火墙”

政法干警们化身成“法治宣传员”,利用农民劳作的间隙,以田间地头为课堂,创新开展了“垄间课堂”普法行动,为农民群众送上了一份份“法治大礼包”。他们深入剖析了“虚假农资推销”“假借惠农政策”“网络购物陷阱”等三类高发骗局,揭露了不法分子冒充专家兜售伪劣化肥、伪造“农业补贴”短信诱导转账等诈骗手法,让农民能够直观地了解诈骗套路。同时,还手把手地指导农民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并开启来电预警功能,结合AI换脸诈骗视频等案例,帮助农民掌握“不轻信、不转账、不泄露”的防骗秘诀。通过“面对面”的讲解和“手把手”的指导,有效提升了农民的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正所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梨树县政法系统以“田间警务”为支点,将法治力量融入到乡村振兴的大局之中,用责任与智慧守护着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注入了坚实的法治保障。梨树县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护航春耕不仅仅是季节性的警务工作,更是守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我们将继续推动警务模式与现代农业发展同频共振,让平安成为乡村全面振兴最厚重的底色。”

本文围绕梨树县政法系统护航春耕展开,介绍了其构建护农体系的具体举措,包括严守农资安全、科技监管、化解纠纷、普法宣传等,这些举措为春耕生产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现了守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担当。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梨树县:法治力量为春耕生产筑牢安全防线 梨树春耕:政法护农体系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