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国不同地区,一群人为了爱与信念守护家园的故事。包括青海三江源的生态管护员守护水源地、布拖换流站员工守护“西电东送”脉搏以及东深供水工程解决香港水荒并不断发展等内容。
在我们祖国这片广袤无垠的大地上,生活着无数的中华儿女。他们心中怀揣着对家园深深的爱,以及坚定的信念,以各自独特的方式,默默守护着自己的家园,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那份初心与使命。
青海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这三条中华民族母亲河的源头汇水区,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被誉为“中华水塔”,对整个国家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供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活跃着一群可爱又可敬的生态管护员。他们不辞辛劳,不分昼夜地坚守在水源地。无论是烈日炎炎的夏日,还是寒风凛冽的冬天,都能看到他们守护的身影。
一共有21432名生态管护员,他们就像这片土地的忠诚卫士,日夜坚守在江源大地上。在他们的努力下,三江源的草变得更加翠绿,水变得更加清澈,生态环境也变得越来越美丽。
雅砻江,作为金沙江的第一大支流,在藏语中有着“多鱼之水”的美好寓意。在雅砻江旁,有一个名叫次尔杜吉的年轻人,他是国网四川直流中心布拖换流站的一名运检员工。次尔杜吉从小生长的村落就位于江边,曾经这里被称为全国最后的“无电村落”。
次尔杜吉出生在一个质朴的家庭,他深知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于是,他凭借着自己不懈的努力,成为了全村第一个“211”大学生。毕业之后,他没有选择留在繁华的城市,而是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归乡的道路,进入布拖换流站工作。
布拖换流站坐落在大凉山的深处,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换流站。在这里,次尔杜吉和他的同事们经过长时间的相处磨合,与这座年轻的换流站早已融为一体。他们之间有着默契的配合,每个人都有着执着的担当,用自己的青春力量守护着“西电东送”最重要的脉搏之一。
截至2024年底,布拖换流站已经累计向江浙输送清洁电能达1000亿千瓦时,持续为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贡献着“西部力量”。
把目光转向60年前,为了解决香港的水荒困境,上万名建设者日夜奋战在工地上。他们不畏艰难险阻,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修筑了一条全长83公里的东江 – 深圳供水通道。这条通道的建成,从此结束了香港缺水的历史。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的东深供水工程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从最初的天然河道输送,改成了专用输水管道封闭运行。在粤海水务的高质量运营管理下,数智化成为了常态。
现在,东深供水工程满足了香港约八成的淡水需求。在这60年间,从当初建设者们的肩挑背扛到如今先进的智慧水利技术,对港供水实现了从量到质的巨大变化,但不变的是对香港同胞深深的爱。
本文通过讲述青海三江源生态管护员守护水源地、布拖换流站员工守护“西电东送”以及东深供水工程解决香港水荒等事例,展现了不同地区的人们为守护家园、践行使命所做出的努力,体现了他们的担当与奉献精神,以及对祖国和同胞深深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