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以“1+2+3+X”框架,岭南文化大数据中心迈向全国标杆

3月28日在广州羊城创意产业园召开的岭南数字创意大厦新基建高质量发展大会,会上广东岭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华介绍了岭南文化大数据中心的规划情况,包括其框架、五年发展蓝图及重要意义等内容。

在数字浪潮汹涌澎湃的当下,数字赋能正为岭南文化注入全新活力,使其焕发出勃勃新机。就在今天(3月28日)上午10时,一场备受瞩目的盛会——岭南数字创意大厦新基建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广州羊城创意产业园盛大召开。

大模型筑基、双平台驱动、三抓手赋能多元场景

会上,广东岭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华详细介绍了岭南文化大数据中心的规划情况。他表示,未来,岭南文化大数据中心将精心构建以“1+2+3+X”为核心的框架体系,全力打造全国文化数字化的标杆。

所谓“1底座”,指的是岭南文化大模型。具体来看,到2025年,该中心将完成14B、32B模型的训练工作,并且让知识图谱覆盖80%的文化实体;在2026 – 2028年期间,实现多模态交互及生成功能,为超过5000家小微文化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平台”则是采用线上线下双平台驱动的模式。在线上,构建“岭南文化数据服务平台”,开放数据超市、文化IP转化与智能应用生态,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丰富的数据资源和便捷的应用环境;线下,建设面积达12万平方米的岭南数字创意大厦,打造沉浸式岭南文化数字体验馆,预计年均服务50万人次,让更多人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3抓手”分别有着明确的任务和目标。一是建设具备300P算力的岭南文化智算中心,为大数据分析和处理提供强大的计算支持;二是建设动态更新的岭南文化基因库,确保文化数据的及时更新和丰富;三是定期举办数字创意大会,发布“文化创意发展指数”,有效链接资本与产业,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X场景”是一个可持续、可扩展的产业应用矩阵。丁华强调,岭南文化大数据中心将积极与“百千万工程”部署对接,使文化大数据能够直抵基层。通过打造数字村史馆、AI文旅自助导览、跨境IP交易所等百余项智能体应用,为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提供切实可行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五年蓝图剑指国家文化数字化“华南支点”

展望未来五年,岭南文化大数据中心有着令人期待的宏伟蓝图。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方面,将建成全球最大的区域性文化数据库,数据总量超过20PB,为岭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坚实的数据保障。

在文化产业创新升级方面,将助力数字文化产业突破1200亿元的规模,孵化5家独角兽及上市企业,推动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将赋能“百千万工程”,建设覆盖全省县镇村的“数字文化服务圈”,年服务人次达到5000万,让更多人享受到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在国际传播能力方面,通过“云上岭南”平台,实现日均跨国文化传播量超过2000万次,打造3 – 5个全球百强IP,提升岭南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丁华指出:“岭南文化大数据中心是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全面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实际举措,也是岭南数字创意大厦、羊城创意产业园的数据底座。”项目建成后,它有望成为国家文化数字化的“华南支点”、粤港澳大湾区人文共同体的“数字桥梁”、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超级路由器”、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文化杠杆”。

本文围绕岭南数字创意大厦新基建高质量发展大会,介绍了岭南文化大数据中心的“1+2+3+X”框架规划以及五年发展蓝图,该中心对于岭南文化传承、产业升级、公共服务和国际传播等方面意义重大,有望成为多个重要领域的关键支撑。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以“1+2+3+X”框架,岭南文化大数据中心迈向全国标杆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