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冰川现状展开,介绍了冰川在全球的分布情况,指出受全球变暖影响冰川正加速消融,阐述了冰川消融对世界水源、生态系统和海平面等方面的巨大影响,还讲述了联合国为保护冰川采取的行动及关键举措。
梁凡
今年3月21日,意义非凡,这一天是联合国确定的首个世界冰川日。而且,2025年也被联合国郑重定为国际冰川保护年。冰川,作为地球水资源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宛如一位默默奉献的守护者,在为人类提供用水、精准调节全球气候、悉心维持生物多样性等诸多方面,都发挥着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然而,令人痛心疾首的是,随着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冰川正以一种让人触目惊心的速度迅速消融。世界冰川日与国际冰川保护年的设立,无疑是在向国际社会发出振聋发聩的警示——保护冰川,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危急时刻。
冰川正在消失
冰川,它是由积雪经过漫长岁月的演化而形成的,宛如一个能够自行运动的巨大冰体,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神奇杰作。据世界气象组织公布的权威数据,全球现代冰川(这里包括冰盖和山地冰川)的总面积大约为1480万平方公里,占据了地球陆地面积的10%左右,它就像一个巨大的淡水资源宝库,储备着全球约70%的淡水资源。其中,冰盖是面积大于5万平方公里的冰川,目前在地球上仅有南极冰盖和格陵兰冰盖这两个冰盖。除冰盖之外,全球山地冰川的总面积约为70万平方公里,北极、北美洲西部和青藏高原成为了全球最主要的山地冰川分布区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1日发布的《2025年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清晰地显示,由于受到全球变暖这一严峻现实的影响,全球大部分地区的冰川都处于持续退缩和消融的状态,并且在近十几年来,这种消融的速度还出现了明显的加速趋势。具体的数据令人担忧,东非某些地区的冰川已经消失了80%;自1998年以来,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三分之一至一半的冰川已经融化;同一时期,欧洲阿尔卑斯山和比利牛斯山的冰川面积缩小了约40%。
世界气象组织等联合国机构纷纷发出警告,全球各地的冰川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融化。根据世界气象组织近日发布的年度《气候状况》报告,过去3年堪称是冰川质量损失最多的3年,挪威、瑞典、斯瓦尔巴群岛和安第斯山脉成为了受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仅仅在2024年这一年,全球冰川就损失了4500亿吨。自1975年以来,冰川的融化累计达到了9000亿吨。
《自然》杂志近日发布的最新研究更是让人震惊不已,近20年来,全球冰川正以“每秒化掉3个奥林匹克比赛游泳池”的恐怖速度融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此前发布的一项报告也做出了预测,预计到2050年,全球三分之一的冰川可能会彻底消失。世界冰川监测服务处负责人更是发出了严厉的警告,按照目前这种可怕的融化速度,冰川可能在本世纪内就会完全消失。
世界水源影响巨大
冰川对气候变化极其敏感,它就像是气候变化可靠的指示器和预警器。冰川的每一点细微变化,都会直接对全球海平面上升、区域淡水资源、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以及全球水循环和能量循环产生重大影响。
冰川表面具有高反射率,就像一面巨大的镜子,能够反射大量的太阳辐射,从而帮助调节地球的温度。一旦冰川消失,原本被冰川覆盖的深色岩石和土壤就会裸露出来,它们会吸收更多的热量,进而进一步加剧气候变化。此外,从融化的冰川露出的山地土壤中还会释放出甲烷,这种气体也会加剧全球变暖的风险,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作为全球最大的淡水资源库,冰川的融化和积累过程对全球水循环起着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它就像一位慷慨的母亲,为超过一半的人类提供着宝贵的淡水。然而,随着冰川的不断消退,下游水源和水质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这不仅会影响水生生态系统,还会对农业、水力发电等重要领域产生不利影响,同时还会增加雪崩和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风险。
根据《2025年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三分之二的灌溉农业区域因为冰川消融和山区降雪及降水减少而遭受了显著影响,全球冰川“前所未有”的融化速度使全球20亿人的食物和水供应受到了严重威胁。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报告,冰川和冰盖的融化正在导致海平面不断升高。世界气象组织的数据显示,北极变暖的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4倍,这一奇特的现象被称为“北极放大效应”。格陵兰冰盖目前成为了近半个世纪以来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的最大单一贡献源。据测算,如果格陵兰冰盖全部融化,可使海平面上升7.36米。美国航空航天局的一项研究更是指出,如果全球冰川都融化,全球海平面将上升至少60米,这也就意味着全球绝大多数沿海地区的城市都会被无情地淹没。
关键举措重在控温
面对冰川消融这一严峻的形势,联合国大会在2022年12月果断通过决议,宣布2025年为国际冰川保护年,并将2025年起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冰川日。
世界气象组织网站发布消息称,2025年将举办众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其目的在于提高全球民众对冰川在气候系统和水文循环中关键作用的深刻认识,同时积极应对冰川加速融化所带来的紧迫挑战。教科文组织与世界气象组织作为主要协调机构,联合超过75个国际组织和35个国家共同推动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国际行动。1月21日,世界气象组织在日内瓦总部正式启动了国际冰川保护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3月20日和21日于巴黎总部举行了首个世界冰川日庆祝活动,并发布了专注冰川议题的《世界水发展报告》,分享了有关冰川消失的最新数据以及应对措施。
据悉,国际冰川保护年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关键领域:全力扩大全球冰川监测系统,以加强数据的收集与分析;精心开发冰川相关灾害的早期预警系统;大力推动依赖冰川地区的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用心保护与冰川环境相关的文化遗产和传统知识;积极吸引青年参与冰川保护和气候行动。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绍洛最近严肃地警告说,世界气象组织已经多次发出冰川消融等相关气候红色警报,国际冰川保护年“必须向世界敲响警钟”。
冰川保护最关键、最有效的核心举措,无疑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严格控制全球增温。此外,黑碳减排、控制并降低沙尘传播也是缓解冰川消融的重要方式。同时,通过植树造林、沙障固沙等生态工程抑制沙漠化及沙尘传输,也能够有效减缓冰川消融、提升冰川融水调节功能的可持续性。
2024年8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宣布2025年 – 2034年为“冰冻圈科学行动十年”。这一具有前瞻性的倡议致力于促进国际合作,从冰冻圈变化监测、数据规范和共享、影响的量化分析到应对保护全链条推进全球冰川保护。
本文详细阐述了冰川现状,指出全球变暖导致冰川加速消融,其消融对世界水源、生态系统和海平面等造成巨大影响。联合国为此设立世界冰川日和国际冰川保护年,并提出了一系列关键举措,强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核心举措对冰川保护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冰冻圈科学行动十年”倡议推进全球冰川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