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17岁公交迷追全国劳模司机,共谱公交之梦

17岁的北京公交迷欧绍原追星全国劳模、41路公交车司机孟大鹏的故事。欧绍原怀揣着见到孟大鹏的执念,在偶然的机会下得以与他见面交流,孟大鹏在服务乘客与回应少年热爱间找到平衡,两人的交流展现出对公交事业的热爱与对其价值的思考。

“东单路口南到了!”熟悉而又独特的41路公交车报站声,如同一个亲切的信号。对于17岁的北京公交迷欧绍原来说,这声音一响起,他的内心便涌起一阵喜悦,因为他知道,这次追星追对了。

在北京公交的舞台上,41路有着别样的风采。而这背后,离不开41路驾驶员孟大鹏的辛勤付出。他别出心裁地将老北京吆喝声录进报站器,让每一次报站都仿佛带着老北京的韵味,穿越时空;他把沿线历史精心写成“车厢故事卡”,让乘客在乘车的过程中,能了解到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他还总结出“三稳四心”工作法,为公交服务树立了新的标杆。凭借着这些努力,他创立了“孟大鹏工作室”,让41路成为了京城公交当之无愧的“金字招牌”。而“见一见全国劳模、41路司机孟大鹏”,也成了欧绍原心底始终埋藏着的执念,这份执念如同种子,在他心中生根发芽。

秋日的清晨,阳光洒在大地上,原本计划去拍摄银杏的欧绍原,脚步却被那蓝绿相间的41路站牌给勾住了。他的心中满是期待,扒着车窗急切地追问:“孟大鹏今天当班吗?”一句“后头呢!”简单的三个字,却让周围的空气仿佛都骤然升温,欧绍原的心跳也随之加快。

当第十一辆41路公交车缓缓进站时,欧绍原迫不及待地提出了那个他反复练习过的请求:“我能跟您合一张照吗?”然而,孟大鹏作为一名劳模,始终把服务乘客放在首位。他礼貌地回应:“对不起,大家还要坐车,请您快点儿。”虽然合影的过程很匆匆,但那一瞬间定格的画面,却足够温暖,因为这是梦想与现实的一次交汇。

欧绍原(左一)与孟大鹏的合影。受访者供图

“必须再见一次孟叔叔!”欧绍原强烈的请求,让家人深受触动,于是带着他来到了金蝉西路南口站。在等待孟大鹏归来的期间,值班队长突然提问:“你对北京公交有哪些了解?”欧绍原没有丝毫犹豫,脱口而出:“福田电动车的电池续航里程,金龙车的铰接盘转弯角度,还有41路每一站的换乘提示,这些我都知道。”他的回答,展现出了他对公交知识的深入了解和对公交事业的热爱。

欧绍原(左一)与孟大鹏的合影。受访者供图

“41路108号车返场。”场站广播响起,孟大鹏身着笔挺的制服,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进场站。他掌心的温度,驱散了欧绍原所有的忐忑。面对欧绍原提出的“英语对公交有用吗?无人驾驶会取代司机吗?”等问题,孟大鹏掷地有声地回答:“英语能向世界传播北京公交文化。而无人驾驶时代,司机会是科技与人文的桥梁。”他的回答,展现出了他对公交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长远眼光。

当被问及崇拜孟大鹏的缘由时,欧绍原真诚地说:“用方向盘转动城市温度,在平凡中创造不凡。”而孟大鹏则望向场站内沐浴在夕照中的公交车队,感慨地说:“把琐碎淬炼成诗,让庸常闪耀出光,这就是公交人的价值。”

本文通过讲述公交迷欧绍原追星劳模孟大鹏的故事,展现了欧绍原对公交事业的热爱和了解,也凸显了孟大鹏在公交岗位上的杰出贡献和对公交价值的深刻认知。两人的交流互动体现了公交文化的传承和人们对公交事业的美好期许,平凡的公交工作也能因热爱与坚守而创造不凡。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17岁公交迷追全国劳模司机,共谱公交之梦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