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华南城的经营状况,详细介绍了其于3月24日发布的盈利警告,预计2024财年税后亏损80 – 90亿港元,并分析了亏损原因。同时提及此前延迟派息、面临清盘呈请等事件,还对华南城的企业概况及2024年上半年财报数据进行了阐述。
图为华南城相关视觉资料图。
在3月24日,华南城(01668.HK)正式对外发布了盈利警告。根据公告内容,依据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未经审核管理账目初步评估以及目前可获取的其他资料,华南城预计集团在2024财政年度的税后亏损大概处于80亿港元至90亿港元这个区间。
深入分析这一预期亏损的主要原因,涵盖了多个方面。首先是存货减值拨备有所增加,这意味着公司存货的价值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其次是递延税资产拨回,对公司的财务状况产生了不利影响;再者,在建物业的资本化利息减少,从而导致融资成本有所上升;最后还有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
在此之前,华南城就曾发布消息称,公司会进一步延迟派付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这一举措也从侧面反映出公司当时面临着一定的资金压力。
时间回溯到1月28日,华南城发布公告透露,花旗国际有限公司向公司提出了清盘呈请。具体而言,花旗国际有限公司于2025年1月27日向香港特别行政区高等法院提出了对公司的清盘呈请,该呈请内容涉及公司发行于2024年4月到期的2.8884亿美元、年利率9.0%优先票据的3.061704亿美元欠款。不过,华南城明确表示,公司将全力反对这一呈请,并且强调呈请的提出并不意味着呈请人就能成功对本公司进行清盘。目前,香港高等法院已将呈请的首次聆讯日期定为2025年4月2日。
从官方资料来看,华南城是一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中国综合商贸物流企业。它于2002年5月在香港注册成立,企业定位为“世界综合商贸物流中心、数字中心、创新中心、生活中心”。华南城旗下拥有众多核心子公司,包括商业管理集团以及华盛商业、乾龙物流集团、第一亚太物业、华南城小额贷款、华采通数字科技等多家公司。其最大股东为深圳市特区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尽管该公司运营模式为“商贸物流 +”,但实际上其业务更偏向于房地产领域,因为公司的收入大部分来源于物业销售,其中又以住宅销售为主。
根据华南城2024年上半年财报数据,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12.15亿港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51.7%;毛利为3.47亿港元,毛利率为28.5%;期内亏损达到43.11亿港元,同比大幅上升593.7%;母公司股东应占净亏损同样为43.11亿港元。这些数据直观地反映出华南城在经营上遭遇的困境。
本文围绕华南城展开,先是介绍了其发布的盈利警告及预计的税后亏损情况,分析了亏损原因。接着提及延迟派息、面临清盘呈请等事件,还阐述了华南城的企业概况和业务特点,最后通过2024年上半年财报数据进一步展示其经营困境。总体而言,华南城目前面临着较为严峻的财务和经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