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航电达人牟红宇:“死磕”精神助力AG600攻坚之路 牟红宇:在AG600总装线上的双角色逐梦之旅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通飞华南装配中心的航电电气工艺师兼31站位站位工程师牟红宇的工作事迹。他在AG600“鲲龙”总装生产线上,深耕航电工艺领域多年,面对角色转换带来的挑战和工作中的重重困难,以“认准目标,死磕到底”的精神,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未来还将继续与型号共同成长。

在AG600“鲲龙”那繁忙而又充满挑战的总装生产线上,有一个身影每天都在两个重要角色之间忙碌地切换着,他就是牟红宇。他的第一个身份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通飞华南装配中心的一名航电电气工艺师。在这个岗位上,他肩负着至关重要的职责,主要负责电源系统的精准安装和调试工作。电源系统就如同飞机的“心脏”,其稳定运行对于飞机的整体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他还要进行全机线束测试,每一根线束都可能影响着飞机各个系统的正常运转,容不得丝毫马虎。

此外,牟红宇还担任着31站位(调试站位)的站位工程师。在飞机的研制阶段,这个岗位的工作繁杂且关键。他主动承担起了调试站位的计划编制工作,这需要他对整个调试流程有深入的了解和精准的把握,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计划。现场问题解决也是他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调试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他要迅速判断并解决。而且,他还要进行调试优化,不断提升调试的效率和质量。

从15年前踏入工作岗位的那一刻起,牟红宇便一头扎进了航电工艺领域。航电系统涉及到全机线束、综合航电、全机供电等多个方面,其中牵扯到的协调细节和数据如同繁星般繁多。这不仅需要他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还要求他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他就像一个执着的探索者,在这个充满挑战的领域中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持续不断地积累专业知识,稳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自2019年开始,牟红宇又多了一个站位工程师的身份。这意味着他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首先,他必须精通飞机调试的逻辑,要清楚地了解全通电系统的前置条件、通电需求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只有这样,他才能排出科学合理的调试计划,确保调试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新角色对他的统筹能力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调试工作是一个紧密相连的链条,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如果前置条件不满足,势必会影响后续的试验进度。为了尽快解决调试过程中出现的故障,他时常需要思考如何有效地协调资源,让现场的人员能够默契又流畅地配合起来,这成了他工作中时常需要面对的课题。

牟红宇用“认准目标,死磕到底”来形容自己的工作风格。他就像一位无畏的勇士,敢于与有挑战性的任务“硬碰硬”。在他的字典里,没有“退缩”二字,只有必将难题化解的决心与狠劲。凭着这种精神,他翻过了一道道看似难以逾越的难关,啃下了一场场看似无法取胜的硬仗。

在取证任务期间,研制批的几架AG600飞机在外场需要进行大量的贯改工作。面对极度紧张的整改期限,牟红宇与时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赛跑,这也成为了他工作的常态。2024年8月,在TIA检查过程中,发现供应商存在线束绝缘测试漏做的问题,这必须立即进行整改。牟红宇争分夺秒地制定供应商整改方案,他深知每一分每一秒都至关重要。同时,他积极地参与与局方的沟通,仔细梳理整改数据、贯改状态和调试项目等内容。在他的带领下,现场的同事们齐心协力,在一周之内将飞机“几乎是拆完重装了一遍”,最终顺利如期地完成了整改任务。

到了11月底,1003架机转场到阎良处理线束捆扎的问题。现场的条件十分艰苦,没有供人休息歇脚的处所,“除了一台飞机让我们上去干活,别的什么都没有”。在凛冽的寒风中,牟红宇和一同参与贯改的同事们发扬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连着工作了四十多个小时没合眼。他们以奇迹般的速度将问题解决,展现出了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和专业能力。

牟红宇初到通飞华南时,厂房里只有孤零零的一架飞机。十几个年头过去了,如今AG600飞机总装生产线上热闹了不少。他也打趣说自己已经成了公司里的“老人”。回顾这些年的历程,他感慨万千。未来,他表示会继续与型号同频成长,在一次次与困难的“硬碰硬”中实现自我的超越与蜕变。

牟红宇在AG600“鲲龙”总装生产线上身兼航电电气工艺师和站位工程师两个角色的工作经历。他深耕航电工艺领域15年,不断积累知识和提升能力。面对角色转换带来的挑战和工作中的难题,他以“认准目标,死磕到底”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出色完成各项任务。未来,他将继续与型号共同成长,实现自我超越。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航电达人牟红宇:“死磕”精神助力AG600攻坚之路 牟红宇:在AG600总装线上的双角色逐梦之旅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