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长江流域汛期情况展开,介绍了2025年长江流域汛期预计涝旱并存、总体偏枯的情况,同时回顾了2024年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在水工程调度方面应对洪涝干旱的成果。
记者从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处获悉,今年长江流域在汛期将呈现出涝旱并存的局面,不过总体水量相对偏枯。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长江中游干流附近区域,以及鄱阳湖、洞庭湖两湖水系的北部地区,有可能遭遇阶段性的干旱情况。
依据最新的预测信息,在2025年汛期(4 – 10月),长江流域的气候年景整体表现欠佳。流域内的降水量处于正常偏少的状态,而且降水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极不均匀。具体来看,长江上游地区的降水量基本保持正常水平,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降水量则正常偏少。到了主汛期(6 – 8月),长江流域的降水量会进一步减少。其中,长江上游依然基本维持正常,中下游地区的降水量偏少,尤其是中游干流附近区域,降水量偏少幅度可能达到2成以上。
回顾2024年,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始终秉持着旱涝同防同治的理念,加强了对水工程的统一联合调度工作。通过有效的调度,成功应对了长江3次编号洪水、汉江1号洪水以及汛末极端枯水等情况,最大程度地降低了洪涝和干旱所带来的影响以及灾害损失。相关资料显示,2024年纳入长江流域水工程统一联合调度的水工程一共有127座(处),这些水工程的总调节库容达到了1169亿立方米,总防洪库容为706亿立方米。
本文先介绍了2025年长江流域汛期预计涝旱并存、总体偏枯,中游部分地区可能出现阶段性干旱的情况,又回顾了2024年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在水工程调度方面应对洪涝干旱的有效举措及成果,为后续应对长江流域的水情变化提供了一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