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守护张家界青山,文明防火刻不容缓 张家界:别让“不小心”毁了青山绿水

张家界近期严峻的森林防火形势展开,通过列举具体的森林火灾案例,阐述了因“手滑”酿祸的严重后果,同时介绍了相关的法律规定,最后呼吁人们以文明为盾,共同守护山林。

近期,张家界地区气温持续攀升,随着清明假期的日益临近,群众出游、农事活动以及祭祀烧纸等行为大量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张家界的森林防火形势变得异常严峻。就在3月20日,慈利县广福桥镇不幸发生了一起森林火灾。目前,犯罪嫌疑人潘某某已被慈利县森林公安局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而该案件也正在进一步的侦办过程中。

事实上,近年来,张家界每年都会出现因人们“手滑”而引发的森林火灾。像烟头随意丢弃、祭祀时用火不当、烧秸秆、烧土肥、烧田坎等行为,当这些“不小心”与干燥的春风相遇,山火便会无情地肆虐,成为大自然一道难以愈合的伤痛。

案例直击:那些“我以为没事”的代价

烟头之殇:2022年清明时节,慈利县的张某在祭祖时,随手扔了一个烟头,这看似不经意的举动,却瞬间让567亩山林陷入火海。最终,法院判决张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更为严重的是,这片国家级公益林十年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就此归零,生态损失难以估量。

秸秆之祸:2023年初春,桑植县的刘某在田里烧渣草,结果导致362亩林子在一夜之间被烧光。这场森林火灾所带来的“生态账单”,需要3.2万棵树辛辛苦苦生长20年才能弥补。而刘某也因犯失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

焚烧之患:2022年9月,永定区的许某在山林周边焚烧渣草时,不慎引发了森林火灾,过火面积达到了257.5亩。许某最终因犯失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缓刑二年。

法律亮底牌:烧山=烧自己人生

这些令人痛心的案例背后,彰显的是法律的威严和不可侵犯。

放火罪、失火罪:

【《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及补充规定》第一条】过失引起火灾,涉嫌下列情形之一,应立案追诉:(一)导致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二)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三)造成十户以上家庭的房屋以及其他基本生活资料烧毁的;(四)造成森林火灾,过火有林地面积二公顷(30亩)以上,或者过火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面积四公顷(60亩)以上的。

▶说透真相:“你点的是杂草,赔进去的是自由。”

春山可望:在敬畏中续写青绿

法律所划定的,不仅仅是行为的红线,更是文明的底线。当你手握打火机的那一刻,也就意味着你同时肩负起了对千万生命的责任。如今,防火装备也配备了“黑科技”,例如能喷20米高的灭火无人机、会“闻烟味”的智能传感器。然而,真正坚固的防火墙,始终存在于人们的心中。

就像山林入口挂着的标语所说:“你掐灭烟头的手,也是托起青山的手。”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春天里,让我们以文明为盾牌,共同守护每一寸正在苏醒的土地。

本文通过介绍张家界近期严峻的森林防火形势,列举多起森林火灾案例,展示了因“手滑”引发火灾带来的严重生态和法律后果,同时阐述了相关法律规定,强调了防火的重要性,呼吁人们以文明为盾守护山林,增强防火意识,守护绿水青山。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守护张家界青山,文明防火刻不容缓 张家界:别让“不小心”毁了青山绿水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