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快手自研的视频生成工具可灵AI,详细介绍了其发展历程、商业成绩、技术优势以及对快手业务和市场预期的影响,展现了可灵AI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和巨大潜力。
记者 钱玉娟 在3月25日晚举办的快手科技(01024.HK,以下简称“快手”)2024年业绩电话会议上,众多券商分析师向快手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程一笑抛出的问题,大多集中在可灵AI上。
可灵AI是快手大模型团队自主研发的一款视频生成工具。它于2024年6月诞生,同年9月开放了API服务,到了年底,针对AI创作领域的C端用户推出了独立App。
自去年起,探索生成式AI应用的商业化落地,几乎成了各大互联网公司重点投入和布局的方向。而快手是其中较早取得成果的企业。
去年年末,可灵AI单月流水就超过了千万元。截至2025年2月,可灵AI累计收入已超1亿元。虽然在快手2024年1269亿元的总收入中,可灵AI的收入贡献显得微不足道,但中信建投证券对可灵AI的中长期收入空间进行测算后,预估可达100亿元。
中信建投证券指出,今年2月,可灵AI网页端访问量达到1882万,其中超过80%的访问量来自海外。在海外AI视频应用领域,可灵AI的市占率处于10% – 15%。此外,C端娱乐用户使用“AI毛绒特效”创作的相关视频在快手上的播放量近期也超过了5亿次。AI功能体验的裂变传播,必然会拉动可灵AI的收入增长。同时,广告直播素材、AI短剧等领域AI渗透率的提升,也为可灵AI的中长期收入释放了更多的增长空间。
过去一年,以电商为核心的阿里巴巴、京东等互联网公司,估值和股价波动频繁。市场也将以“老铁经济”立足的快手视为新电商平台。从原有业务发展和传统叙事逻辑来看,快手的发展似乎遇到了瓶颈:直播业务的市场份额下滑至不足25%,电商GMV增速连续四年呈下滑趋势。
然而,可灵AI的出现,让市场对快手有了新的期待。
在介绍完年度经营数据后,程一笑在电话会议上直接切入AI主题,他表示:“预计在2025年,可灵AI将实现收入的跨越式增长。”
程一笑称,可灵AI在2024年初还只是快手孵化的一个项目。自去年年中上线后,它快速经历了20多个版本的迭代。其中,可灵1.5 Pro版本在知名AI测评网站artificial analysis的全球视频大模型评测榜上,与Google Veo 2一同占据了前两名的位置。
不仅如此,可灵AI还在竞争激烈的海外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3月5日,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陈昌盛在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并回答记者提问时提到,“可灵在国际上的评价已经超过了Sora”。
南洋理工多媒体实验室助理教授刘子纬对全球视频生成类AI应用进行过测试,他表示,可灵AI一个月进行三次迭代,其视频大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视频生成领域的产业化进程。目前,该产品的视觉效果和稳定性表现,在整个视频生成类AI应用中处于领先地位。
程一笑在电话会议上还提到了可灵AI的最新1.6版本,他称其在“图生视频”场景下的综合效果较前代版本提升了近200%。程一笑认为,可灵AI能在全球保持领先,与快手在多模态大模型研发方面聚焦且坚决的整体策略密切相关。通过组织协同算力投入、算法创新和视频数据处理等,可灵AI在行业内形成了技术壁垒。
程一笑还表示,为了保证视频大模型的技术先进性,快手会在2025年继续进行算力采购,以确保可灵AI的训练算力充足。
据快手内部人士透露,由于可灵AI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作为技术主导的算法和视频相关领域的人才,面临着被竞争对手挖角的风险。因此,快手愈发注重保护这一技术团队,很少让他们对外交流。
虽然产品研发团队保持低调,但这并不影响可灵AI“朋友圈”的扩展。程一笑透露,可灵AI的API接入服务已与小米、亚马逊云科技、蓝色光标等数千家国内外企业客户展开合作。
快手内部有测算显示,预计AI大模型可以将客户的短视频营销素材制作成本降低60% – 70%,甚至更多。业绩公告显示,在2024年第四季度,快手平台上的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营销素材和虚拟数字人直播解决方案的日均消耗超过3000万元。
一直以来,快手的私域流量分配机制使其货币化率低于抖音,这也被认为是其股价下跌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今年年初,快手股价多次被拉升,投资者和券商机构普遍认为,拉动股价的关键因素是可灵AI。这一产品正推动快手的线上营销服务在外循环领域实现增长。
快手业绩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其线上营销收入首次突破200亿元。除了AI内容渗透率带来的收入贡献外,商业化短剧的营销消耗在第四季度同比增长超过3倍。
在电话会议上,程一笑表示,快手正处于AI技术与视频大模型重塑产业格局的关键节点。
本文围绕快手的可灵AI展开,介绍了其发展情况、商业成绩、技术优势等。可灵AI不仅在收入上展现出增长潜力,技术上也处于全球领先,还拓展了众多合作。它的出现为快手打破原有业务瓶颈带来新希望,推动了线上营销服务增长,让市场对快手有了新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