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16 日在翔安澳头北欧当代艺术中心盛大启幕的“LONGITUDE 经度”国际艺术展。介绍了展览的基本信息,包括主题、时间、参展艺术家和作品情况,还提及翔安区的文化产业发展以及北欧当代艺术中心的重要作用。特别说明了展览邀请泰国艺术家驻地创作的情况,最后采访了曼谷吞武里大学美术与应用艺术学院院长马泰欣,了解其参展作品和感受。
在阳光明媚的 3 月 16 日,一场汇聚全球艺术精华的盛会在翔安澳头北欧当代艺术中心拉开了帷幕。这场由北欧当代艺术中心(厦门)发起,曼谷吞武里大学艺术与应用管理学院联合主办的“LONGITUDE 经度”国际艺术展,宛如一颗璀璨的新星,照亮了翔安的艺术天空。
此次展览以“经度”为主题,寓意着艺术在不同地域、不同文化间的纵横延伸。展览将从 3 月 16 日持续至 4 月 30 日,为广大艺术爱好者提供了近一个半月的时间来沉浸在艺术的海洋中。来自 28 个国家的 72 位艺术家们,带着他们的奇思妙想和精湛技艺齐聚于此。作品的形式丰富多样,涵盖了绘画、雕塑、装置、影像、综合材料等多种艺术媒介。而作品所涉及的内容更是广泛,文化认同、全球交流、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等议题都在艺术家们的笔下或手中得以呈现,让观众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感受这个世界。
近年来,翔安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将澳头生态文旅资源的开发作为重要的切入点。通过不断地努力和探索,逐步形成了以“海洋文化 + 艺术科创”为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而展览所在的北欧艺术中心,就像是这个特色品牌皇冠上的一颗明珠,成为了这一特色品牌的重要载体。在艺术家王彤老师和蓝兰老师多年的精心耕耘和积极“牵线搭桥”下,北欧当代艺术中心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艺术场馆,它更是厦门乃至中国与国际间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平台,架起了一座连接中外艺术的桥梁。
值得特别关注的是,本次展览还邀请了 11 位来自泰国的当代艺术家。他们在展览开幕前提前抵达厦门,开启了多天的驻地创作之旅。在这段时间里,艺术家们深入厦门的大街小巷,去了解当地的文化底蕴,探寻那些独特的在地材料。他们与当地社区展开了多维互动,走进居民的生活,感受厦门的烟火气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对厦门文化进行了独特的解读,并将这种理解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他们的作品,成为了在地文化与国际艺术对话与融合的生动体现。
可以说,本次展览不仅仅是一场艺术的盛宴,更是一场跨越国界的文化交流对话。它在厦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发出了独特的声音,回应了全球化时代下文化共生的深刻思考。通过这次展览,不同国家的艺术家们有了更深入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彰显了艺术在跨文化互动中的独特价值。
接下来,让我们走进一位参展艺术家的内心世界。曼谷吞武里大学美术与应用艺术学院院长马泰欣,他此次带着满满的诚意和精彩的作品来到了厦门翔安。
马泰欣院长表示:“我感到无比荣幸,能够带着多位泰国艺术家来到厦门翔安,进行艺术作品展览。我带来了一个名为《看似嬉戏:一场低调的表演》的作品。在创作这个作品时,我运用了亚克力、木桶、喷漆、声音、盆栽植物等多种材质。这些材料被我松散地组合摆放着,没有固定的形式和意义结构。我将它们放在一个特别策划的新空间中展示,希望通过这样的摆放方式打破物件原有的功能属性。我想鼓励大众重新去思考这些物件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关系。”
这几天,马泰欣院长在厦门多地进行了走访参观。他深入了解这里的风土人情,尽情欣赏厦门的自然风光。这些独特的体验都为他的艺术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他感慨地说:“来到翔安参加展览让我倍感荣幸。在这里,我看到了许多古老的物件、文字,能深切感受到这里浓郁的传统气息。所以,我也在作品中把泰国古代的音乐跟这些元素融合在一起。未来,我希望能带更多的艺术家来到翔安走走看看,开启他们的艺术创作之旅。”
“LONGITUDE 经度”国际艺术展在翔安澳头北欧当代艺术中心的启幕情况,包括展览的主题、时间、参展艺术家和作品等信息,强调了翔安区文化产业发展和北欧当代艺术中心的作用,以及泰国艺术家驻地创作的特色。还采访了曼谷吞武里大学美术与应用艺术学院院长马泰欣,展现了其参展作品和对翔安的感受。此次展览不仅是艺术盛会,更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推动了不同国家艺术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本文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