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发布的《2025年全国物流预警预测报告》展开,介绍了对1000多家物流企业的调查结果,涵盖企业对2025年经营情况的态度、不同服务领域业务量预期、运输和仓储价格预期、国内运输网络情况以及国际化经营预期等方面。
近期,中国物流信息中心重磅发布了《2025年全国物流预警预测报告》。此次报告的形成,是基于对1000多家物流企业进行的全面问卷调查。从调查得到的数据中能够清晰地看到,众多物流企业对2025年的经营情况整体持乐观态度。与去年四季度相比,预计业务量会实现增长的企业占比有了明显提高,这充分显示出物流行业积极向好的发展趋势。
从服务领域的角度来分析,多数领域中预计业务量会增长的企业占比,相较于2024年四季度都有所提升。除了危化领域之外,其他领域里业务量预期增长的企业占比均超过了35%。值得一提的是,电商、医药、农批这几个领域,预期业务量增长的企业占比更是超过了50%。这一数据背后,反映出线上消费在不断向各个领域渗透,国内对于高附加值商品的物流需求也在持续上升。另外,装备制造业与进出口贸易领域的表现也十分亮眼,预期业务量增长的企业占比,较2024年四季度分别提高了11.5和11.1个百分点,显示出这两个领域强劲的发展动力。
在运输价格方面,约有六成的企业认为2025年运输价格将与之前持平,不会出现较大波动。如果细分业务类型,快递速运企业中预期运输价格会增长的企业占比较高,达到了27.5%。而在仓储价格方面,七成以上的企业认为2025年仓储价格整体会保持平稳状态。
综合各方面情况来看,在预计业务量增长的企业占比上升的同时,运输价格预期波动不大。这一现象表明我国国内运输网络正在进一步优化,物流干线的运行效率较高,多式联运体系也在逐渐走向成熟,物流市场的供需关系保持着良好的平衡状态。
此外,在国际化经营方面,多数企业认为2025年国际化业务会有所增长。其中,进出口贸易、装备制造业、餐饮连锁商超、电商与汽车零部件等领域的企业信心十足,国际化业务预期增长的企业占比均超过了3成。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表现更为突出,预期增长的企业占比达到了4成。不过,煤炭、粮食、矿建等大宗领域在国际化经营方面的预期相对较弱。
本文依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的报告,展示了物流企业对2025年经营的乐观态度,各服务领域业务量预期增长情况,运输和仓储价格的平稳态势,国内运输网络的优化以及国际化经营的多元预期。整体反映出我国物流行业在2025年有望实现良好发展,不同领域呈现出各自的特点和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