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青岛胶州湾第二隧道的建设进展,详细介绍了“海天号”盾构机的掘进情况、盾构机参数、隧道面临的施工挑战、项目整体概况以及隧道建成后的意义。
在3月25日,于胶州湾海底以下76米的深处,传来了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青岛胶州湾第二隧道南线主线隧道TJ – 05标“海天号”盾构机顺利完成了953环推进,其掘进里程成功突破2000米。这一工程由青岛市市政公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进行监督管理,由青岛国信集团投资建设,而中铁十四局则负责TJ – 05标段的具体施工。
“海天号”盾构机犹如一条钢铁巨龙,整机总长达到了142米,其开挖直径为15.63米,这高度相当于五层楼那么高。目前,它已经稳稳地完成了953环的推进。不过,这条隧道的施工难度可不小,它需要长距离穿越上软下硬地层、全断面硬岩以及多处断层破碎带,同时还面临着埋深大、水压高等诸多施工挑战。但是项目团队并没有被困难吓倒,在掘进施工过程中,他们不断探索创新,多项盾构技术实现了重大突破,在海底硬岩地层的月掘进能够达到140米以上。
胶州湾第二隧道项目规模宏大,全长17.48公里,其中隧道海域段长9.95公里。在青岛端采用盾构法进行施工,掘进里程为3255米。该工程是由两条主线隧道和一条中间服务隧道共同组成,设计时速为80公里,它不仅能够作为客运通道,还可以承载中小型货运车辆,是目前世界上长度最长、综合实施难度最高的海底道路隧道。
可以预见,当这条隧道建成通车后,青岛将正式迈入“双隧时代”。届时,青岛和黄岛之间,从南往北将有胶州湾隧道、胶州湾第二隧道、跨海大桥和环湾高速紧密相连,这对于缓解跨湾交通压力、促进“青黄同城”环胶州湾一体化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围绕青岛胶州湾第二隧道“海天号”盾构机掘进突破2000米这一事件展开,介绍了盾构机情况、隧道施工挑战、项目整体概况等内容,强调了该隧道建成后对青岛交通和区域发展的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