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凤冠冰箱贴展开,讲述其累计销量突破百万件、带动全系列产品销售额过亿的佳绩,分析其火爆原因,介绍国博文创团队围绕凤冠IP的开发举措,以及文创产品对文化传播和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还提及国博即将在国际博物馆日推出的新品。
3月25日,一则喜讯从中国国家博物馆传来,其现象级文创产品——凤冠冰箱贴累计销量成功突破100万件。这一傲人的销售成绩,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层层涟漪,带动凤冠IP全系列产品销售额跨越亿元大关,一举创下国博近二十年来单品及系列文创的销售纪录,成为文创领域当之无愧的明星产品。
来自山东东营的游客李雅菲,在计划自己首次国家博物馆之旅时,就对这款网红文创产品充满期待。她通过线上平台提前预购了凤冠冰箱贴,而这份期待让她无比幸运地成为了凤冠冰箱贴百万级爆款的里程碑式见证者。当国家博物馆文创团队为她送上“纪念款凤冠冰箱贴”和镌刻着“第1,000,000件国博凤冠冰箱贴的拥有者”的纪念证书时,她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拿到这件文创时,感觉自己与文物更亲近了!之后我要再去仔细地参观展览。”这份激动,不仅仅是获得一件纪念品的喜悦,更是对文物文化的热爱与亲近之感的体现。
凤冠冰箱贴的火爆并非偶然,它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现代生活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一文创产品的原型明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是首批禁止出境展览的国宝级文物。依明代万历时期礼制,它镶嵌红、蓝宝石百余颗,珍珠四千余颗,每一颗宝石、每一粒珍珠都仿佛在诉说着明代皇家的辉煌与尊贵,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明代皇家的美学风范。这件极尽华美之态的凤冠文物,在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展中始终占据着“顶流”地位。每天,都会有大量观众自发地在它面前排队,与这一珍贵文物合影打卡,仿佛在与历史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国博文创团队就像一群敏锐的猎手,精准地捕捉到了这一文化热点。他们发挥聪明才智,将文物元素巧妙地转化为贴近大众生活的文创产品——凤冠冰箱贴,精准满足了公众对历史文化的消费需求。国家博物馆陈列工作部副主任、副研究馆员李雪表示:“最初有很多观众来观展打卡,现在是很多观众在买到凤冠冰箱贴之后,会专程回到展览现场、排队与‘凤冠’合影留念,还会在自媒体上分享文物知识,这其实形成了一种文物展览与文创之间的互相促进。”这种互动,让文物不再是冰冷地陈列在展柜中的物品,而是鲜活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随着凤冠冰箱贴的成功“破圈”,它所带来的影响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在产业链上不断传递。它不仅带动了设计、生产、营销等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形成了可覆盖多环节的完整文创产业链,还创造了超千人的就业机会,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国博文创团队更是乘势而上,迅速启动凤冠IP衍生品的矩阵式开发。国博(北京)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廖飞介绍:“我们会把每一个产品都当做爆款来对待,认真打磨,深入研究其文化内涵,用现有最好的工艺制作出来。”截至目前,围绕凤冠IP已开发设计出笔记本、毛绒玩具、马面裙、雪糕、音乐盒等20余款相关文创产品,形成了“以爆款带长尾”的文创生态链。这一生态链就像一个巨大的磁场,进一步扩大了文物本身的影响力,吸引了更多圈层的受众关注文物本身,形成了良性循环,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通过文创可以‘把文物带回家’,使厚重的历史能以灵活可爱的方式贴近年轻群体,让我们可以更近距离地欣赏文物,它也会让我回想起博物馆之行的美好记忆。”李雅菲在受访时道出了众多年轻人对于博物馆文创的喜爱。在廖飞看来,凤冠冰箱贴的火爆,见证了文物展览与文创之间的双向奔赴。此外,他还留意到在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不止将这款文创视作冰箱贴那么简单,更是以各式创意将其融入家居装饰之中。他欣喜地表示:“我们很乐于看到大家通过自己的DIY,愿意用文创来点缀生活。”
据了解,来到国博的观众九成以上都会参观“古代中国”基本陈列。而在即将到来的5.18国际博物馆日,国博即将推出《古代中国读本》及古代中国系列文创新品。这些新品从策划到设计制作,都历经反复打磨,力求通过创新形式让文物活起来,让更多观众“把博物馆带回家”。
本文介绍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凤冠冰箱贴销量突破百万、带动全系列产品销售额过亿的佳绩,分析其火爆源于深厚文化底蕴及国博文创团队对文化热点的精准把握。该文创不仅促进了产业链发展、创造就业,还形成了文物展览与文创的良性互动。国博还围绕凤冠IP开发系列衍生品,未来将推出更多文创新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