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探寻百年文学里的北京风情 文学阅读新视角:领略百年北京风采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推出的“百年文学中的北京”丛书,包括其内容组成,还讲述了围绕该丛书开展的分享会中专家们对文学阅读的看法,以及主编张莉因编书而产生对北京的新探索。

文学与地理之间存在着紧密且不可分割的联系。一方独特的水土,不仅孕育了一方人,更滋养出了散发着独特地理人文风味的文学作品。提及北京的秋天,许多人脑海中会立刻浮现出郁达夫那韵味十足的散文;而说起“京片儿”语言,老舍、王朔的小说,以及刘恒所写的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等作品便会跃然眼前。

在2025年的春天,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精心推出了一套名为“百年文学中的北京”的丛书。这套丛书收录了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作家笔下所描绘的北京故事、北京声音以及北京风景。它由《小说中的北京》《散文中的北京》《诗歌中的北京》这三部分组成。其中,《小说中的北京》以“京城风景”“北京故事”“新北京人”为副标题分为三册,总共收录了47篇中短篇小说;《散文中的北京》则收录了27篇散文作品;《诗歌中的北京》收录了60位诗人的诗作。从这些丰富的作品中,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作家们是如何生动书写北京的,也能了解到一百年来北京人是怎样生活的,更能探寻到北京这座城市诸多迷人之处究竟在哪里。可以说,这套丛书就如同是一座博物馆,一座关于文学的博物馆,一座关于京味语言的博物馆。

《百年文学中的北京》

仿佛是一百年来的众多作家在一起进行同题作文

为什么要系统地阅读书写城市的文学作品呢?其价值和意义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近日,在一场主题为“课本里的北京,生活中的阅读——百年北京文学中的语文素养养成术”的分享会上,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莉,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员吴欣歆,以及北京市骨干教师、北京市第十一中学语文教研组长梁琦,围绕“百年文学中的北京”丛书,展开了一场关于文学与教育的深度对话。

作为“百年文学中的北京”系列丛书的主编,张莉表示,《散文中的北京》就像是一百年来所有作家一同进行的同题作文,大家共同探讨如何理解北京,以及北京为何如此迷人。而在《小说中的北京》中,我们可以看到北京文学乃至中国文学的重要作家,以及他们笔下北京所呈现出的不同气质。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北京的历史和文化,还通过不同的语言风格和叙事手法,生动地呈现了北京人的精神气质。《诗歌中的北京》特别聚焦于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作品,张莉认为“诗人们理解的诗性的瞬间,其实更接近于普通人。而诗意是需要提炼的,我们需要深入的思考,但我们有时候也需要一些梦幻的、甜蜜的诗意。”

分享活动现场

“升维阅读”:生发出对日常生活和周边世界的好奇心

文学阅读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审美或者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启发读者重新感知周围的生活空间,提升对生活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梁琦指出,无论是学生还是普通读者,在阅读时都可能会陷入一种“无效阅读”的状态。她提出“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我们阅读一个作品,是想知道更多还是体验更多,还是因为体验而产生更深刻的认识?这样深度的阅读,必须由那些优秀的、经典的、富有魅力的文学作品进行承载。”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很多人的阅读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甚至有人沉迷于短视频,阅读呈现出浅表化和碎片化的特征。针对这一问题,吴欣歆强调了“升维阅读”的概念,也就是阅读观念的提升。她认为,人工智能时代虽然带来了碎片化的阅读习惯,但学生可以通过升维阅读,提升自己的观察力、感受力和表达力。“这个时代就是碎片化的、多模态的、各种媒介的都来辅助阅读的时代,谁都无法改变,那我们就索性沿着表达力回溯,去发现感受力和观察力。”

当我们阅读一篇经典作品时,看到的是一个作家的表达力和感受力,以及其对生活的感受究竟是怎样的。吴欣歆还强调了“名词”在写作中的重要性。“我经常跟我的学生说,不要试图用一大堆形容词去描述要做的事情,用一个最精准的概念去概括,读者就能知道你要说的到底是什么。因为谁都不能说出自己心里不存在的事物来,这就是写作训练从观察力到感受力再到表达力的过程。”

编完“百年文学中的北京”后,张莉透露,自己深受启发,开始了一场具体的行动——每周都去北京的一个公园打卡。“有些公园大家都熟知,比如天坛、地坛、中山公园、玉渊潭。在认真阅读写北京的文学作品时,我发现在北京我去的地方太少了。北京还有一些宝藏公园我们真的没有去过,比如中屋公园、东屋公园,那里有稻田、有油菜花,非常美,但是很多人从来不知道。编完‘百年文学中的北京’以后,我生发出一种对日常生活和周边世界的、更阔大的好奇心,因为我生活在这座城市,我想深入了解它,了解它的深度,要了解它的腹地。”

本文介绍了“百年文学中的北京”丛书的内容,围绕该丛书的分享会中专家对文学阅读的看法,包括避免“无效阅读”、强调“升维阅读”等,还提及主编张莉因编书产生对北京的新探索,体现了文学作品对我们认识城市和提升阅读素养的重要意义。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探寻百年文学里的北京风情 文学阅读新视角:领略百年北京风采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