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厦门住房公积金:智能服务升级,跨域通办提速

本文详细介绍了厦门市住房和建设局在住房公积金领域的一系列改革举措及成果,包括数字化建设和“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这些举措显著提升了便民服务效率和群众满意度。

人民网厦门3月25日消息,一系列亮眼的数据展示了厦门市住房公积金领域的改革成效。“推出住房公积金‘慧聚金巢’智能助手,让43项高频办事事项实现‘智能答、智能办’”;“率先推出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购房‘一件事’,自去年11月至当年底,共办理72笔业务”;“13项住房公积金高频业务成功实现‘跨省通办、全程网办’”。25日,厦门市住房和建设局(以下简称厦门市住建局)发布的这些数据表明,自去年以来,通过大力推进住房公积金数字化建设以及住房公积金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该市住建部门实现了便民服务的提速增效,市民群众的满意度得到了有效提升。

据悉,2024年以来,厦门市住建局紧密围绕住建部《关于加快住房公积金数字化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在智能服务、数据共享、数据治理这三大关键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在智慧服务方面,去年“智能秒批”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增了“提取住房公积金委托还商贷”“报销商贷本息”“冲还商贷本金”和“结清商贷”等四项服务事项的智能“秒批”功能。目前,全市已有30项住房公积金服务事项实现了“机审、秒批、秒到账”,极大地提高了办事效率。

与此同时,厦门住房公积金加速迈入智能互动时代。去年,基于大语言模型和本地专业知识库,在微信小程序和中心门户网站推出了住房公积金“慧聚金巢”智能助手。该助手陆续上线43项高频办事事项,实现了“智能答、智能办”,其中6项还支持边聊边办。到了今年2月末,智能助手接入DeepSeek开源大语言模型V3版,进一步升级为双智能模式服务,为市民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

在数据共享方面,厦门市住建局积极推动政务服务优化。通过优化完善业务流程、强化数据共享,以后台数据共享代替前端数据采集,真正实现了“数据最多采一次”。这一举措精简了企业和群众办事所需的材料,避免了重复提交申请材料的麻烦。仅在2024年,就共调用政府部门电子证照或业务信息218万余次,银行卡及其商业贷款信息31万余次,为缴存人减少贷款合同等纸质材料约250万份。

在数据治理方面,厦门市住房公积金中心作为部、省两级住房公积金数据质量提升试点单位,持续致力于提升数据质量。形成了“1234”工作范式,取得了“三降两升两清零”的工作成果,数据一致性和质检合格率不断提高,相关经验做法还获得了住建部的全国推广。

不仅如此,厦门市住建局还积极探索集成服务。自去年以来,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通过跨部门协同、数据共享和流程再造,显著提升了政务服务质效。

例如,在2024年11月,厦门市住建局联合公安、民政、税务等七部门,在福建省率先推出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购房“一件事”。该举措整合了房屋交易备案、公积金贷款、不动产抵押登记三个审批事项,以及婚姻信息核验、征信信息查询等九个环节,实现了从房产交易到贷款发放的“全链条服务、一站式办理”。申请人提交的材料从18份减少至9份,且仅需跑一次,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去年,厦门市住建局还积极配合市人社、市场监管等部门,推进职工退休、企业信息变更等4项“一件事”集成服务,优化企业注销业务联办。通过梳理业务流程、重塑事项标准等举措,实现了所有配合事项均按时对接上线,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实现了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减跑动。

此外,厦门市住建局以新作为取得了跨域服务的新进展。不断深化“跨省通办”服务,持续优化业务流程,不仅实现了租房提取公积金、提前退休提取公积金等13项住房公积金高频业务的“跨省通办”“全程网办”,还聚焦集成式流程再造和智能化审批场景构建,在全省率先实现省内跨中心“冲还贷”业务线上办和智能“秒批”。2024年,已累计办理875笔住房公积金省内跨中心“冲还贷”业务,有效破解了异地还贷难题。

厦门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提升办事便利度,提升群众满意度。”推进住房公积金数字化建设,拓展住房公积金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场景是住建部门全面推进“数字住建”建设的一个缩影。接下来,将继续深化数字赋能,持续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助力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为厦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住建力量。

厦门市住建局在住房公积金领域的改革成果,包括智能服务升级、数据共享优化、数据治理提升以及集成服务和跨域服务的创新举措。这些改革有效提升了便民服务效率和群众满意度,未来还将继续深化数字赋能,为厦门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厦门住房公积金:智能服务升级,跨域通办提速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