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厦门楼市小阳春爽约,近期动态引关注,厦门楼市风云:亭北新地传闻与土拍地价调整

本文聚焦厦门楼市,指出今年小阳春特征不显著,若无新救市政策则无春。同时介绍本周末有小型咨询沙龙,还着重探讨了过去一周厦门楼市的两件大事,一是传网红板块亭北将供新地引发自媒体不同解读,二是2025年首场土拍地价一降再降,并对各地块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

今年楼市的小阳春迟迟未到,就像一个月前黄参在文章里所讲的那样,今年小阳春的特征不会太明显。要是没有新的救市政策出台并落地实施,那么今年楼市大概率就没有“春天”了。

本周末会举办一场小型的【咨询沙龙】,参与人数限定为20人。如果您有兴趣参加,可联系小助理进行报名(二维码在文章末尾)。

在过去的一周里,厦门楼市有两件事情值得我们去关注和深入探讨。

一、传网红板块亭北将供新地,自媒体断言利空

二、2025年首场土拍,地价一降再降。

一、传亭北将供新地,自媒体断言利空

先直接表明观点:假如今年亭北要供应新的土地,那么对该板块的二手房肯定会产生利空影响。这里要特别注意前提是“今年”!准确来说,在楼市处于下行或者低迷的周期时,任何一个板块供应新地,对该板块的二手房而言都是不利的。

然而,只要稍微有点市场常识的人都会发现,在楼市上行周期的时候,某个板块供应新地,常常会引发该板块二手房价格集体上涨,可这种情况往往被自媒体解读为利好。

同样一件事情,在不同的时间周期里却被解读或定义成了截然相反的两种性质。所以,供应新地其实并非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

供应新地只是引发利空的一个诱因,其根源还是在于市场正处于低迷周期。

供应新地本身并不是利空,而是在下行周期里,它造成或者加剧了利空效应。

把供应新地解读为利空,这是典型的“拿着结果,满世界找原因”。

这和另外一件事很相似,那就是二手房小区的换手率。当市场上行时,小区的换手率越高,房价上涨就越明显;而当楼市下行时,小区的换手率越高,房价下跌也就越明显。

要是有人把一个小区二手房换手率的高低直接解读为利空或者利好,那可就十分可笑了。

二、2025年首场土拍,地价一降再降

2025年的首场土拍已经结束,此次土拍涉及的地块亮点颇多,看点十足。既有岛内最核心地段的将军祠地块,也有马銮湾最成熟的乐活岛地块,还有已经两年没有出让土地的同安地块。

这些地块在土拍中的不同表现,也充分反映出了当前楼市的真实市场热度。

1、将军祠地块:举牌56次的价格默契

有5家开发商报名参与将军祠地块的竞拍,其中4家进行了深度参与。最终,该地块经过56次举牌,以5.1万的价格被国贸拿下。对比去年3月隔壁地块6.2万的楼面价,此次地价回调了1万块。

而这地价的价差调整十分有趣,就如同老茶客泡茶时对水温的精准把控一样,多一分则过,少一分则不足。

首先,这块地的资质比上一块地要略胜一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 一是套均条件更小,新地块的套均面积条件为115平,而去年是158平;

  • 二是控规条件更宽松,比如飘窗赠送等条件更加优越。

将军祠地块套均条件变小,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做小面积户型。但从产品户型的角度来看,操作肯定会更加灵活。根据黄参的经验,这块地大概率会和第一块地做出一些差异化的产品。

不过,大家千万不要奢望会做出80、90平之类的刚需小户型,起码是100平起步。

这块地的保本价大概在7万左右。周边的老房子价格大概在4万,新一点的房子也要5、6万。从置换链条来看,这样的价格梯度是非常理想的比例,整个片区的改善能力很强。

反倒是如果把面积做小,单价拔高,这种面积刚性、价格改善的错配情况,很难匹配到对应的客群。

也有人说,国贸拿地是出于财务平衡的考量。实际上,不管是建安成本,还是土增税等,两块地都需要分开进行测算,所以不太可能存在同一个测算成本逻辑。

有一个比较确定的好处是,营销资源可以共享,比如共用售楼处,确实能够降低一些边际成本。

还有一个所谓的“税负对冲”优势。比如同一家公司、同一个股东的两个项目合并报表后,可以实现企业所得税的对冲。假设2024年的地块亏损,就可以抵减2025年新地的应税利润(税率25%),从而优化整体税负,相当于获得了一部分隐形的土地折扣。

2、库存告急的环东,终于要上架新货了

黄参在去年底做过一个统计,在所有岛外核心板块中,环东核心区的库存已经处于告急状态。

如果把区域再缩小到环东西部,几乎已经处于断货状态。

数据统计于2024年11月

按理说,库存没货了就应该赶快补仓。

但与之相反的是,在过去整整两年(2023 – 2024年)里,整个同安商住地市场没有任何土地成交。

如果把范围限定到环东,就要追溯到2021年特房新玥公馆、中海环东时代那一波,当时的地价是2.1 – 2.3万/平米。

难道是厦门放弃了同安的土地财政吗?答案是否定的。

在2022到2023年期间,同安也曾挂拍过几幅地块,但最终都以流拍或者终止出让而告终。比如中铁诺德逸都南部地块,曾经三次进入土拍战场,结果都失败了。

从乐活岛本身来看,自2013年至今,随着地铁2号线开通、招商花园城开业等配套设施的逐步落地,它已经成为了整个马銮湾最成熟的居住板块。但地价在2021年达到高峰后,便逐步下降,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周期因素。

  • 在楼市上行周期时,很容易出现地价比房价先上涨的情况。在那个周期里,开发商把地价当作期货来炒作,赌的是未来的升值预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16年保利以2.58万拿下壹海里地块,直接成为岛外双地王,要知道,当时周边的房价才2万出头。

  • 而在楼市下行周期时,房价先下跌,地价随后下降。房价下跌后,房企会更加谨慎地计算现金流,更看重项目的短期去化能力。

从规模扩张到追求利润安全,这正是市场调整期的一个缩影。不过,由于地价和房价经常处于周期错配的情况,开发商很容易就像追赶自己影子的马拉松选手一样,陷入困境。

PS.最近,内参研究院在做前埔相关的一些调研,需要一些参友的帮助。

调研方式:以线下面谈为主,线上电话沟通也可以。

调研时间:周三到周五(3月26日 – 28日),具体时间我们会配合您来安排。

调研条件如下:

如果您有空,并且愿意配合做访谈,

完成调研后将赠送黄参线下咨询沙龙门票哦。

本文围绕厦门楼市展开,指出今年小阳春难现,若无新政策则楼市无春。同时对近期楼市的两件热点事件进行分析,一是亭北供新地在不同市场周期的影响解读,强调市场周期是关键因素;二是2025年首场土拍地价下降情况,对各地块表现及背后逻辑进行剖析,还提及环东库存和市场周期对地价的影响,最后介绍了前埔相关调研及奖励。整体反映了厦门楼市当下的复杂情况和市场变化动态。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厦门楼市小阳春爽约,近期动态引关注,厦门楼市风云:亭北新地传闻与土拍地价调整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