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博鳌论坛黄奇帆谈中国开放:过去十年五大新举措彰显决心,黄奇帆揭秘中国过去十年对外开放五大新动作

3月25日黄奇帆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分论坛上的发言展开,阐述了中国在逆全球化潮流下仍坚持扩大开放战略意图,以及过去十年中国对外开放采取的五个新措施。

3月25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高端对话:中国改革与经济前瞻”分论坛上,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学术顾问、重庆市前市长黄奇帆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尽管当前国际上存在逆全球化的潮流,但中国政府扩大开放的战略意图始终坚定不移,从未改变。

黄奇帆强调:“中国制造在过去十年并不是闭门造车,对外资也依旧保持着欢迎的态度。”他进一步解释道,中国制造业的蓬勃发展与和世界的合资合作开放是紧密相连的。外资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为中国内循环贡献了力量,还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之间起到了关键的桥梁链接作用。

黄奇帆还提及,过去十年,中国在对外开放方面采取了五个新的重要措施。

其一,在贸易政策层面,过去几十年中国主要以出口导向为主,而最近十年则转变为既鼓励出口,同时也大力鼓励进口。这种转变有助于平衡国际贸易,提升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

其二,在投资政策方面,从过去几十年努力吸引外资到中国投资,转变为最近十年既鼓励外资到中国投资,同时也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进行海外投资。这体现了中国在全球投资格局中的积极参与和战略布局。

其三,在区域开放上,以往主要是以沿海地区开放为主,如今不仅沿海地区持续开放,内陆地区也同步推进开放。这种全面的区域开放格局,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经济均衡增长。

其四,在开放的产业政策上,过去是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行业开放力度较大,像工业、制造业、百货商店、房地产等领域。而最近十年,中国将开放的范围拓展到了金融领域、服务贸易领域,甚至教育、卫生、文化投资等领域也逐步开放。可以说,中国的开放呈现出“宽领域、全方位、多渠道”的特点,开放程度更高。

其五,在开放的目的上,中国过去主要以引进外资、增加进出口贸易的要素流量为目标。而现在,开放不仅仅关注要素流量、贸易量和资金量,更加注重营商环境的改善。开放的目的是使中国各个区域的营商环境朝着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的方向发展,从而更好地与国际接轨。

本文通过黄奇帆在博鳌亚洲论坛上的发言,展现了中国在逆全球化背景下坚持扩大开放的决心。过去十年中国在对外开放的贸易政策、投资政策、区域开放、产业政策和开放目的等方面采取的新措施,体现了中国开放战略的不断优化和升级,将有助于中国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提升国际竞争力。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博鳌论坛黄奇帆谈中国开放:过去十年五大新举措彰显决心,黄奇帆揭秘中国过去十年对外开放五大新动作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