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2025年南京半程马拉松赛事,详细介绍了赛事的开跑情况、赛道特色、赛事发展历程,还阐述了赛事背后所体现的南京马拉松基因以及跑者们在赛事中的体验和对南京这座城市的感受。
3月16日7时25分,在南京奥体中心东门,来自河北衡水的李昌彦轻轻卷起披在身上的铝箔纸,眼神坚定而期待,静静地等待着发令枪响起。他的心中,满是对这场即将到来的马拉松赛事的憧憬。
(图为2025南京半程马拉松开跑,建轩摄)
仅仅5分钟后,发令枪响,25000名跑者如离弦之箭般冲了出去,一场21.0975公里的激烈角逐正式拉开帷幕。李昌彦随着人群向前奔跑,这时,他看到志愿者所举的标语,诸如“跑完这一程,你比DeepSeek还懂南京”“江岛风景美如画,跑完半马‘zan’鸭子”“奥体启程,江心洲逐梦”等。这是他第一次来到南京,心中不免有些好奇:这场赛道仅限于建邺区的半马,为何能冠以南京之名呢?
(图为志愿者服务南京半马赛事)
### 从“江岛半马”到“南京半马”作为长跑爱好者,南京人高翔经常会驱车前往江心洲跑步。江心洲有着独特的魅力,那里有一条22.4公里的闭环江堤,路面十分平缓,而且跑步不会影响城市交通,简直就是天然的半马赛场。江堤道路周边花草相伴,沿途皆是美丽的江景,有时候运气好还能看到江豚在江中嬉戏。
建邺区在举办半马赛事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不仅有优质的赛道,而且还有丰富的办赛经验。在去年举办首届南京半马之前,当地已经成功组织过两届江岛国际半程马拉松。
高翔第一次参加南京半马时,最大的感受就是“太难中签了”!据了解,2025南京半马作为中国田径协会A1类赛事,共有130522位跑者报名,而整体中签率仅为13.59%。参赛选手中,八成来自南京市外。
南京半马如此受欢迎,背后是南京城深厚的马拉松基因。早在1910年,中国首场马拉松(“长距离竞走”)就在南京举办,终点为南洋劝业会纪念塔;1957年,新中国首场标准马拉松同样在南京举办,南京医生夏启宇以2小时52分40秒的成绩夺冠。从2015年到2024年,南京马拉松已连续举办八届,成为了当地一张闪亮的体育名片。
南京市体育竞赛和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主任张拴太表示,从2024年起,南京全新打造了“春跑半马、秋跑全马”的城市马拉松新格局,以一城双马、一年双赛的形式开启了南京马拉松运动的新篇章。
(图为跑者经过南京标志性建筑南京眼步行桥,建轩摄)
### 从一场赛事到一段旅程“爱上马拉松,一是强身健体挑战自我;二是能够领略不同的城市风情。”跑者李昌彦先后去过福州、哈尔滨、六盘水、银川等城市跑马。尽管这次来南京的时间有限,但沿途的风景还是给他留下了“现代化”“环境好”的深刻印象。
本届赛事从南京奥体中心东门出发,向南经江东中路,终点为江心洲梅子洲路。这条赛道串联了南京金融城、青奥双子塔、小垦丁灯塔等众多景点及网红打卡点。选手们在奔跑的过程中,就可以感受到南京现代化国际性城市中心的形象和大江风貌。
建邺区副区长殷晓巍认为:“如果说途经夫子庙、老门东、长江路等历史文化街区的南马,展现的是六朝古都深厚的历史底蕴、多彩的金陵文化;那么途径江东中路、奔向江心洲的南京半马,更多展现的是一个现代化、国际化的新南京。”建邺区是南京的金融中心,集聚金融企业超1800家;也是南京的时尚消费中心,有10万平方米以上综合体7座。
张拴太指出:“江心洲中新南京生态科技岛绿化率达70%。”良好的赛事环境能够更好激发参赛者的潜能,“今年南京半马PB(个人最好成绩)人数为10779,占比达到了46.7%。”
事实上,对于每一位跑者来说,马拉松远不只是“跑”那么简单。它不仅是一场与自我的对话,也是一种对生活的全新体悟。
赛后,来自浙江金华的林亦乐打算稍晚些再返程。“我们赛前收到信息,当地酒店、商业体对我们推出了很多优惠福利。”林亦乐说,南京是一座很有韵味的城市,她想再逛一逛,买一些本地元素的文创产品,让这次行程更有意义。
本文围绕2025年南京半程马拉松赛事展开,介绍了赛事开跑情况,讲述了从“江岛半马”到“南京半马”的发展历程,展现了南京深厚的马拉松基因。同时,强调了赛事不仅是一场体育竞技,更是跑者领略城市风情、体悟生活的旅程,体现了南京半马对跑者和城市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