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近期机器人领域的多项重要进展,涵盖了韩国首尔大学开发的液体软体机器人、上海科技企业推出的新一代人形机器人以及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公布的双足机器人控制方法专利,介绍了各机器人的特点、功能及应用前景。
据央广网3月25日消息,韩国首尔大学工学院取得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突破——成功研发出一种基于液体的下一代软体机器人。这项创新成果宛如一颗科技新星,照亮了机器人领域的新方向。该技术巧妙地模仿了生物活细胞的诸多特性,像转化、分离、融合以及捕获异物的能力,其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科学进展》杂志上。
传统的基于固体的机器人,在模拟活细胞的灵活性和功能方面,如同被束缚了手脚,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而这款新型颗粒铠装液体机器人则另辟蹊径,它通过包裹一层异常密集的疏水(防水)颗粒,成功地克服了这些难题。这种独特的设计,让机器人兼具液体卓越的变形能力和固体的结构稳定性,仿佛赋予了它“金刚不坏之身”,即使在极端条件下,也能恢复原状而不破裂。
在实验中,这款机器人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多种功能,简直就像电影《终结者2》中的T – 1000机器人一样神奇。它能够轻松穿过金属障碍,精准地捕获并运输异物;还可以与其他液体机器人进行融合,并且能在水面及地面上自由地移动。研究团队更是锦上添花,开发了一种使用超声波控制其运动速度的技术,这进一步拓宽了机器人的应用范围,让它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图文无关)
由于其独特的性能,这种液体机器人在多个领域都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在生物医药和软体机器人领域,它有望用于靶向药物输送等重要任务;鉴于其能穿越极其狭窄的空间,它还可用于在复杂机械内部、崎岖地形或灾区进行探索、清洁、化学障碍清除和营养供给等工作。可以说,这一突破为未来机器人的多功能性和适应性树立了新的标杆。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据央视新闻此前消息,3月11日,上海一家科技企业推出了新一代人形机器人。这款机器人身高约1.3米,集运动、交互、作业三大核心功能于一体,就像一个全能的小战士。它不仅能稳定地奔跑、上下楼梯,甚至能完成骑自行车等高动态动作,展现出了强大的运动能力。
其全身多关节设计,如同人类的灵活四肢,支持精细操作。例如,它可以精准地抓取物品、拧瓶盖、读取药品说明书等,动作流畅度几乎接近人类水平。这一出色的表现得益于新型运动控制算法,让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也能游刃有余地灵活应对。目前,这一机器人已进入商业化前的测试阶段,预计将在未来两年内逐步走进各种应用场景。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另据天眼查知识产权信息显示,3月25日,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双足机器人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专利公布。
图片来源:天眼查
摘要显示,该方法包括:响应于接收到双足机器人的控制指令,采集双足机器人的当前姿态,其中,控制指令中携带有双足机器人的姿态数据,姿态数据用于确定双足机器人的期望单脚点地姿态,期望单脚点地姿态用于表示期望在双足机器人对应支撑脚的足底区域接触地面的情况下,双足机器人对应摆动脚的足尖区域接触地面;基于当前姿态和期望单脚点地姿态,确定摆动脚的摆动脚移动轨迹和双足机器人对应机身的机身移动轨迹;基于摆动脚移动轨迹和机身移动轨迹控制双足机器人运行。该发明成功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无法实现双足机器人单脚点地姿态的技术问题。
本文介绍了近期机器人领域的三项重要进展,包括韩国的液体软体机器人、上海的新一代人形机器人以及小鹏汽车的双足机器人控制方法专利。这些成果各有特点和优势,展示了机器人技术的多样性和发展潜力,为未来机器人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