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峡导报发起爱心助农倡议后,短短一天内,热心企业、市民纷纷伸出援手,帮助翔安菜农解决包菜滞销问题的暖心故事。文中介绍了政府部门、连锁商超、餐饮行业等各方的具体行动,展现了全民助力、爱心接力的正能量。
暖心!感动!
在短短一天的时间里,一场充满爱意的助农行动在鹭岛大地迅速展开。126个电话,就像126颗炽热的心,传递着一份份特“蔬”的爱。
为响应本报发起的爱心助农倡议,众多热心企业和市民纷纷伸出援手,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温暖与善良。
下面让我们回顾一下这场暖心行动的精彩瞬间。
大型商超、餐饮企业、学校食堂、研学机构以及广大市民都积极行动起来。他们有的致电询问收购事宜,电话那头的声音满是关切;有的则直接驱车直奔田间地头,与菜农进行面对面的对接采购。更有企业热情高涨地表示:“我们明日便启程收购!”
24日当天,导报记者共接到了126通来电。这126通来电编织成了一张满载爱意的大网,让每一颗包菜都仿佛化身为传递温情的信使。每一声急切的询问,都在诉说着同一个温暖的故事——让“滞销菜”成功变身“暖心菜”。一份份特“蔬”的爱,正如同潺潺溪流,在鹭岛大地汩汩流淌。
网友们也被这场爱心行动所感动,纷纷转发留言,为助农行动点赞加油。
01 政府部门:协调各方,积极开展产销对接
在看到导报相关报道后,翔安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起来。他们立即组织相关单位研究解决蔬菜滞销问题,力求为菜农找到出路。翔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翔安区农业农村局等单位积极响应,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发动企业、大型商场等各方力量,最大限度地帮助菜农销售滞销蔬菜。
目前,翔安区各方力量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产销对接工作,为解决蔬菜滞销问题全力以赴。
02 连锁商超:主动出击,助力菜农渡难关
昨天一早,厦门夏商民兴超市有限公司(下称“夏商民兴超市”)负责人潘虹看到了“厦门翔安上百万斤包菜滞销”的报道。作为夏商民兴超市爱心助农服务团队的负责人,“必须积极寻求解决方式帮助菜农渡过难关”的想法立刻涌上她的心头。
吴俊杰是元初蔬菜供应链事业部负责人,他告诉导报记者,看到这么多蔬菜滞销心里感到非常惋惜。“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怎么能眼睁睁看着这么多蔬菜烂在地里?”于是,他立刻联系了翔安区市场监管局,表达了帮助菜农的强烈意愿。
吴俊杰说:“元初的加工中心就在翔安新区的一个物流园,元初的宗旨就是为消费者提供源头直采的优质农产品。伸出援手既能解决菜农的燃眉之急,又能服务消费者,我们非常乐意这么做。”
今天,夏商民兴超市和元初的采购人员将到凤路村的包菜地实地考察。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前提下,最快明天,厦门市民就可以通过岛内外110家夏商民兴超市和150家元初食品买到凤路村的包菜,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也为菜农献上了一份爱心。
03 餐饮行业:爱心接力,小锅铲炒出大温情
“我们要把包菜做成‘爱心招牌菜’!” 位于湖里区的小隐餐厅采购负责人林先生昨日一大早就给导报记者来电,表示他们想要采购数百斤的包菜作为食材。虽然单次采购量有限,但林先生表示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接力”拿货,为农户贡献自己的一份爱心。他说:“虽然我们是小规模餐饮,但‘小锅铲’也能炒出‘大温情’。”同时,他也希望能通过“美食 + 公益”的形式扩大助农影响力。
24日晚,凤路村党委副书记黄培在电话中告诉导报记者:“24日当天,村里已经售出了数百斤的包菜,是附近学校的老师集体过来采摘带走的。他们还带着孩子一起下地,说是要上一堂‘泥土味’的劳动课呢!”
黄培的言语间满是欣慰:“这些包菜啊,原本沉甸甸地压在我们心头,现在倒像是长了翅膀,带着大家的爱心飞向千家万户。”他表示,感谢海峡导报发起的助农倡议,为凤路村点亮了一盏“希望之灯”。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民助力!爱心接力!满满的正能量在厦门这座美丽的城市中传递。
因为有了大家的付出,美丽厦门变得更加美好。愿这份爱继续蔓延扩散,温暖更多的人。
本文通过讲述海峡导报发起爱心助农倡议后,政府部门、连锁商超、餐饮行业、市民等各方积极响应,帮助翔安菜农解决包菜滞销问题的故事,展现了全民助力、爱心接力的正能量,体现了社会各界在面对困难时团结一心、互帮互助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