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江苏南通、无锡两地马拉松开跑后,城市在赛事保障及环保方面的出色表现。包括环卫人员对赛事路段垃圾的清理工作,采用的“机械+人工”组合作业模式,以及两地在环保方面的创新举措,如南通的可回收物换奖牌,无锡增设可回收垃圾池等。
3月23日,在江苏南通和无锡两座城市,一场体育盛宴——马拉松赛事火热开启。两地分别吸引了3万多名跑者参与其中,如此庞大的人流量同时涌入,无疑给城市的保障能力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考验。然而,令人惊叹不已的是,这两座城市在赛事结束后的短短一小时内,就高效地完成了对赛事路段的清洁工作,这一出色表现迅速引发了跑友们在网络上的纷纷“点赞”。
比赛结束即开工,沿线火速收集5吨垃圾
3月23日清晨5点,当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时,南通崇川兴环与开发区环卫的245名职工就已经在市区湖东路、园林路、山水路等赛道周边严阵以待。他们迅速赶赴各自的责任区域,开始清理地面上的油污和杂物。赛事开始后,在调度员的有序指挥下,环卫工人迅速进入起跑点内,对地面的垃圾进行清理。在沿线的各个补给点内,到处都能看到环卫工人忙碌的身影,他们有的在仔细清理赛手们喝水后留下的饮杯,有的则在及时清洁移动公厕,为赛事的顺利进行默默付出。
赛事结束的哨声一响,全体人员立刻以最快的速度奔赴各自负责的区域,全身心投入到具体的垃圾清扫、收集和运输工作中。环卫人员熟练地将垃圾及时收集起来,再转运至垃圾桶,运输车辆也时刻待命,及时将垃圾运走,全力保障现场垃圾不出现堆积的情况。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赛事沿线共收集到垃圾约5吨。
在赛事保障方面,南通首创了“三次阶梯式清理”模式,实施“机械+人工”组合作业。首先,由环卫工及时清理赛时产生的垃圾,并运到指定的清运点位;然后,垃圾车及时将垃圾收集到垃圾中转站进行压缩处理;赛事一结束,立即展开机械化作业,由冲洗车对道路进行侧冲作业,再由洗扫车跟进清扫积尘污渍,确保道路迅速恢复干净整洁。
每个补给点配备5名环卫工人,做到“人过场净”
比赛一结束,无锡环卫部门便立即启动了“人工驻点巡回保洁、机械设备待命跟进”的工作机制。此次特别对“锡马”赛道补给点进行了全面的环卫保障,平均每个补给点安排了5名环卫工人,他们及时对周边的垃圾进行捡拾归堆,确保赛道沿线无明显垃圾。
无锡在赛后保障方面首创了“三级波浪式清理”模式。第一梯队由环卫工实时清理运动产生的垃圾,第二梯队由收集、转运车建立“收集—压缩—转运”闭环,第三梯队由机械化方阵实施深度清洁。环卫工人立刻进行人工捡拾垃圾,把从路面到绿化带上丢弃的雨衣、饮料瓶、塑料袋、纸杯等收集成堆。随后,垃圾收运车按顺序沿着赛道,及时收集他们清扫成堆的垃圾,确保沿途垃圾能被快速归集。待大部分垃圾被人工清理后,洗扫车辆开始清扫路面残余的垃圾,高压冲洗车跟进,确保路面见本色、标线如新,真正做到“人过场净”,迅速让比赛途经道路恢复往日的整洁干净。
可回收物投箱,可换取定制奖牌
南通本次的马拉松赛事中,环保科技企业爱回收首次参与其中,通过“智能设备+循环产品+场景服务”三位一体模式,为赛事植入了更多绿色环保元素。
组委会特别在终点区设置了多台智能回收机,选手完成比赛后,可将沿途收集的塑料瓶、纸杯等可回收物通过扫码投箱,即时换取由再生塑料瓶盖精制的个性化完赛奖牌,同步还可获赠采用环保材料制作的赛事照片相框装裱服务。“这些再生材质制成的奖牌,既是完赛凭证,更是每位跑者参与低碳行动的实体纪念。”爱回收项目负责人说道,他们特别设计了全流程数字化体验,让环保行为可量化、可追溯。
无锡的马拉松赛道也在补给站旁增设了多个可回收垃圾池,方便参赛选手将废弃的一次性纸杯等杂物丢进去,同时也加快了赛后环卫工作的效率。赛道沿途还增设了移动公厕,以此解决选手们的不时之需。
3月23日南通和无锡两地马拉松赛事顺利举行,面对大量跑者带来的保障难题,两地环卫部门展现出高效的工作能力。南通采用“三次阶梯式清理”,无锡实施“三级波浪式清理”,均通过“机械+人工”组合作业快速完成赛事路段清洁。此外,两地还积极采取环保举措,南通可回收物换奖牌,无锡增设可回收垃圾池,为赛事增添了绿色环保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