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王哥庄馒头牵两岸,老兵乡情暖人心,小小馒头传真情,王哥庄联结两岸同胞心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王哥庄街道的大馒头,通过“灵魂摆渡人”刘德文,与台湾省高雄市左营区祥和里的山东籍老兵建立起情感联系,展现了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深情。

俗话说“两岸一家亲”,在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的王哥庄,这里的面食香气四溢,“王哥庄大馒头”更是远近闻名。近期,一段由王哥庄大馒头串联起来的两岸情谊佳话,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血浓于水的同胞深情。故事的一端是王哥庄街道,另一端则是台湾省高雄市左营区祥和里。

3月23日下午,“灵魂摆渡人”刘德文受王哥庄大馒头协会的邀请,来到了王哥庄。在王哥庄大馒头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王哥庄大馒头协会会长刘竹莲的陪同下,他参观了王哥庄大馒头非遗体验传承中心。在这里,他了解到王哥庄大馒头从最初的农家普通面食,一步步发展成为如今助力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的蝶变历程。随后,他还饶有兴致地体验了花样馒头的制作过程。

刘德文多年来一直默默地做着一件伟大的事,他致力于帮助山东籍去台老兵的骨灰归葬故里,因此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灵魂摆渡人”。此次,是他时隔10天再度来到山东,这次他是送即墨籍老兵的骨灰回老家安葬。而他来到王哥庄,是赴自己与王哥庄大馒头协会的一个约定。原来,10天前他送两位山东籍去台老兵骨灰“回家”时,王哥庄大馒头协会得知他一次带20多个青岛馒头回台湾给山东籍老兵品尝家乡味道的报道后,第一时间与他取得联系,表达了希望让更多老兵品尝家乡味道的心意。3月13日中午,王哥庄大馒头协会代表、王哥庄大馒头产业园副总经理张本龙便将刚出锅、热气腾腾的大馒头送到了刘德文的住处。刘德文回到台湾后,立刻将这份来自家乡的心意送至老兵家中。其中,一则“一位94岁老兵收到馒头笑得像个孩子,把馒头高高举过头顶”的视频在网络上流传,让无数人为之动容。网友们纷纷留言,表达着对老兵的欢迎和对两岸团聚的期盼,如“举过头顶时真的泪目了”“老爷子快回来看看吧,山东人永远都欢迎您回家”“欢迎回家”等等。

据刘德文介绍,他在祥和里担任里长期间,亲眼见证了山东籍老兵数量从七百多位锐减至如今的十几位,这些老兵中年龄最大的已是百岁高龄。尽管时光匆匆流逝,岁月不断变迁,但老兵们对家乡的思念却丝毫未减。自2007年起,他来青岛几乎每次都会带上大馒头回台湾。他仍然清晰地记得第一次把青岛大馒头带给台湾老兵时,一位老兵抱着大馒头端详了好几分钟,眼泪止不住地流。刘德文感慨地说:“对他们来说,大馒头不仅是家乡的味道,更是乡情乡愁和牵挂思念的寄托。”

小小的馒头,却有着大大的力量。它跨越了海峡,成为连接两岸同胞情感的重要纽带。王哥庄大馒头协会会长刘竹莲表示:“我们会持续把这份饱含家乡味道的馒头做好,不仅要让更多在台湾的山东籍老兵尝到,也要让两岸更多民众通过这小小的馒头,感受到两岸血浓于水的深厚情谊,促进两岸文化交流,让两岸一家亲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助力两岸情谊不断升温。”

本文通过讲述王哥庄大馒头与台湾山东籍老兵之间的故事,展现了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深情。小小的馒头成为连接两岸情感的纽带,承载着老兵的乡情乡愁,也体现了两岸文化交流和情谊升温的美好愿景。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王哥庄馒头牵两岸,老兵乡情暖人心,小小馒头传真情,王哥庄联结两岸同胞心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