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介绍其以“用户思维”为导向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举措和成效,讲述了为群众和企业提供便利服务的故事,还提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过去的3年半时间里,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收获了61面锦旗、894封表扬信。今年,城市副中心积极响应打造企业友好之城的号召,以“用户思维”为指引,持续不断地优化营商环境。
记者近期采访了解到,作为市级综合性政务服务中心,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早已将“用户思维”全面融入到服务的整个链条之中,其众多的做法非常值得其他地方借鉴和学习。
这座政务服务大厅开放运行之后,北京东部地区的群众在办理市级事项时,再也不用横穿整个城市,专门赶往六里桥政务服务中心了,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办事人员在大厅入口取号后,会拿到一张印有二维码的纸条。凭借身份证或者二维码,就可以打开智能自助终端。这个智能终端就像是一台配备了屏幕的电脑桌,桌面上不仅有键盘、USB插口、耳机插口,还有呼叫人工服务的按钮以及无线充电圈等。它能够办理市区两级3000余项业务,为办事群众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在这3年半的时间里,这项服务始终依据“用户思维”以及企业的反馈进行不断升级。
最初,大厅在开始运行时就设立了服务热线,用于接听企业的需求。然而,随着业务量的不断上升,工作人员发现,这种方式虽然方便与企业建立联系,但是当办理的业务涉及电子材料、业务模板传输环节时,仅仅依靠电话就无法满足需求了。
政务专员团队首先想到的办法是设立电子邮箱,将模板都放在里面,让企业自行下载、填写、修改,然后再上传。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弊端。“我们先在内部进行了测试,发现通过一封一封电子信件进行沟通,效率特别低。”
“赵先生的年纪比我父母还要大几岁。我就想,要是咱自己家人遇到这事儿,得多着急啊。”李晓帆说。政务大厅培训过类似案例,她坚信“肯定有解决办法!”她耐心地告诉赵先生,作为公司大股东,可以查看一下公司章程中是否含有“三分之二”决定的相关条款,“我在电话这边等您……您查完了随时打过来。”
过了一会儿,热线电话响了。赵先生非常激动地说:“姑娘,确实有这项条款。”李晓帆也十分高兴,这意味着“难题有解了”——按照公司股东数量,现在只要再联系到两名股东,就可以提交变更备案手续。
李晓帆考虑到赵先生在电脑上远程操作不方便,就利用自己午休的时间帮他出具好纸质材料,等下午老先生来大厅的时候,用“陪伴式服务”一步一步帮着办理,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不出差错。
像这样充满暖心的故事,几乎每天都在副中心政务服务大厅里上演着。
通州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胡成平表示,未来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将继续以“用户思维”为导向,强化改革引领和数字赋能双轮驱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借助“通通办”企业服务平台全面整合涉企诉求,不断创新“政务 + ”服务新模式,全力打造“三最”营商环境品牌,进一步完善“东、西”呼应的政务服务新格局,让服务更温暖、群众更满意。以此推动副中心政务服务工作实现新的突破,迈向更高的台阶。
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以“用户思维”为导向优化营商环境的情况。从大厅为群众提供便利、服务不断升级,到工作人员帮助企业解决难题等方面,展现了政务服务的贴心与高效。未来,该中心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服务模式,推动政务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