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从自由女神像风波看美法关系的微妙变化

本文围绕法国籍欧洲议会议员呼吁收回美国纽约港自由岛上的自由女神像这一事件展开,讲述了美法双方的回应,分析了法国议员此举的意图,以及该事件背后反映出的美法之间深层次的矛盾和争端。

▲自由女神像是法国政府为庆祝美国独立 100 周年而赠送的礼物,于 1886 年 10 月落成,它傲然耸立在纽约港入海口处的自由岛上,成为了美国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图/IC photo

据新华社援引法媒消息,当地时间 3 月 16 日,法国籍欧洲议会议员拉斐尔·格卢克斯曼公开呼吁法国收回位于美国纽约港自由岛的自由女神像。他给出的理由是:“美国不再体现自由女神像所代表的价值观。”

当地时间 3 月 17 日,美国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迅速对此作出回应,态度坚决地表示“绝对”不会将自由女神像还给法国。她还回怼道,正是因为美国,“法国人现在才不用说德语。所以他们应该感恩。”

针对这一事件,有美国媒体评论指出,这体现了特朗普上任之后的内政外交政策在法国和欧洲引发的“广泛震动”。

讨还自由女神像只是噱头

自由女神像虽已成为美国的象征,但追根溯源,它是法国赠予美国的国礼。在 1886 年 10 月,这座象征着自由与友谊的雕像正式落成,稳稳地矗立在纽约港入海口处的自由岛上。

自由女神像规模宏大,通高 46.05 米,连底座高 90 米,重达 254 吨。它由法国著名雕塑家巴托尔迪等精心设计,于 1885 年在巴黎完美完成。之后,为了便于运输,它被分拆成 350 块,装入 210 个板条箱,通过火车运到诺曼底上船,同年 6 月 17 日顺利抵达纽约。抵达时,纽约以盛大的欢迎仪式和海军阅兵式来迎接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

3 月 16 日,在党代会闭幕词中,法国左翼政党“公共广场党”主席、欧洲议会议员格卢克斯曼言辞激烈地抨击美国总统特朗普,毫不留情地斥之为“暴君”。在约 1500 名活动人士的欢呼声中,他郑重表示,“我们要对那些选择与暴君站在一起的美国人、对那些因为展示科学自由而解雇研究人员的美国人说,把自由女神像还给我们,我们把它当作礼物送给你们,但显然你们鄙视它。所以,它在我们这里就好了。”

3 月 17 日,美国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以鄙夷的口气嘲讽了这位法国政治家的要求。莱维特此举,显然意在嘲讽法国在二战前期的投降,并炫耀美国在诺曼底登陆中的重要作用。

现年 45 岁的格卢克斯曼原本是一名才华横溢的散文家。2018 年,他和欧洲议会议员拉吕克一起牵头创办了独立于传统左翼政党社会党的“公共广场党”。该党在国内选举中保持独立姿态,但在欧洲议会选举中仍然和社会党携手合作。

在 2024 年欧洲议会选举中,格卢克斯曼凭借出色的表现,以全法国第三、左翼中名列前茅的 13.8%选票成功当选,这一成绩让“公共广场党”声名大噪。该党党员人数也从选前的 1600 人猛增至 11000 人,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格卢克斯曼秉持着较为纯粹的中左翼政治主张,他积极呼吁“建立一支有分量、有行动、维护我们‘自由、平等、博爱’座右铭的力量”,以此来捍卫法国和欧洲的民主和自由。他坚定地支持援助乌克兰,还将法国国内的一群极右翼支持者称作“特朗普—马斯克粉丝俱乐部”。

就在提出“讨还自由女神像”这一话题之前,格卢克斯曼表示“公共广场党”已做好参加法国议会选举的准备。由于当前法国陷入执政危机,新的议会选举一触即发。既坚决反对极右翼、又坚决拒绝与极左翼合作的格卢克斯曼,希望利用法国人对特朗普言行的反感,为随时可能触发的法国国内选举营造有利氛围。

正如 3 月 17 日“公共广场党”发言人所表示的,他们只是在指桑骂槐,并非真要讨回自由女神像。发言人说,“特朗普主义者担心失去自由女神像,但似乎他们大多失去了幽默感,当他们对格卢克斯曼感到愤怒时,我们告诉自己,他一针见血”。

历史话题的争吵

事实上,在莱维特回应之前,法国多数人并不支持讨回自由女神像的想法,他们觉得“送都送了,别那么小气”。然而,莱维特的“呛声”却像一把火,反倒激起了法国人的逆反心理。

一时间,早先格卢克斯曼在社交网络上写给美国人公开信中的词句“雕像是你们的了,但它所体现的东西属于每个人”,在法国网络广泛传播。不少人纷纷附和格卢克斯曼的观点,他们认为“1944 年登陆诺曼底的美国和今天特朗普的美国是两个美国”“特朗普及其支持者并不尊重 1944 年美国的精神”。

更有人巧妙地以“历史梗”反唇相讥,指出“若没有法国今天美国还是英国殖民地”(指北美独立战争时法国舰队参战),反讽莱维特“数典忘祖,拿无知当个性”。

比讨还雕像更严重的是什么

许多观察家都敏锐地指出,格卢克斯曼醉翁之意不在酒,他的真实意图是借题发挥嘲讽政治对手,为自己的政党扬名、助选。实际上,不论他或他的支持者,以及绝大多数法国人,都无意索回送出一百多年且早已登记为美国联邦政府资产的自由女神像。

但格卢克斯曼和莱维特情绪化地针锋相对,却让许多人隐隐担心其背后那些远比讨还雕像更严重的言外之意。

正如有学者所深刻指出的,自由女神像不仅仅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或一件普通的外交礼物,该纪念碑是法国为庆祝两国友谊而赠送给美国的。“它已在纽约骄傲地矗立了一个多世纪,但今天有些人认为这团火焰正在摇曳”。

分析家们指出,美国一方面奉行“美国第一”原则,不想为“和美国无关的事”耗费一分一厘;另一方面又唯恐丢失“美国式全球自由保障”的金字招牌。而欧洲对特朗普上台后的美国越来越失望,并且坚信“既然我需要自己保护自己,那么我的自由同样也由我自己说了算”。如此一来,“自由的象征”——自由女神像就成了这一深层争端的尴尬象征物。

本文围绕法国议员呼吁收回自由女神像这一事件,展现了美法双方的不同态度和反应。法国议员的呼吁更多是出于政治目的,借题发挥为政党造势。而双方的争吵背后,反映出美法在外交理念和政治立场上的分歧,自由女神像成为了两国矛盾的尴尬象征,凸显了美法关系的微妙变化和潜在问题。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从自由女神像风波看美法关系的微妙变化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