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煤市供需格局生变,高股息龙头魅力渐显,煤炭市场供需调整,龙头企业防御价值凸显

本文聚焦近期煤炭市场,详细分析了当前煤炭市场供需格局的调整态势,包括国内供给收缩、进口量下滑以及需求的边际改善,同时探讨了行业内龙头企业在业绩、成本控制等方面的表现,展现了其防御价值。

近期以来,煤炭市场正经历着供需格局的显著调整。国内煤炭供给出现收缩,进口量也呈现下滑态势,这些因素共同支撑着煤价企稳的预期。与此同时,煤炭行业的龙头企业展现出强大的业绩韧性,其高股息与低估值的特征为整个行业注入了防御属性,板块的修复潜力值得市场密切关注。

一、供给收缩与进口回落:支撑煤价企稳的关键因素

1. 国内产量收缩压力逐渐显现

目前,煤价持续在低位徘徊,这已经对国内的煤炭产能产生了明显的负反馈。在山西等中东部煤炭主产区,煤矿企业纷纷主动减产。而在新疆、内蒙古等边际产能省份,露天煤矿由于现金流压力不断加剧,减产甚至停产的情况也屡见不鲜。以广汇能源新疆哈密淖毛湖矿为例,该矿在2月份的煤炭销量环比急剧下降了近40%。考虑到产能调整通常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预计在后续一段时间内,国内的煤炭供应将进一步收缩,这将为煤价的反弹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撑。

2. 进口量同比回落趋势持续

2025年2月份,动力煤进口量同比下滑了1.4%。其中,从印尼进口的煤炭量下降了8.41%,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煤炭量减少了12.68%。国际煤价持续走低,已经触及到部分低卡煤的成本线。再加上印尼HBA新政以及雨季、斋月等因素的影响,矿商的挺价意愿明显增强。当前,中低卡印尼煤的价格优势已经消失,高卡澳煤的性价比也有所收窄。预计后续煤炭进口量的同比降幅可能会进一步扩大,这将对国内煤炭市场形成有力的托底作用。

3. 需求边际改善带来价格弹性

3月上旬,火电发电量同比下滑了5.96%,而水电则受益于来水情况的改善,发电量增长了12.44%。在非电领域,煤炭需求表现十分亮眼,化工耗煤维持着10%左右的同比增速。并且随着传统旺季的临近,非电领域的煤炭需求有望持续改善。供给端的收缩与需求的边际回暖相互作用,煤价反弹的动能正在不断积聚。

二、行业分化加剧,高股息龙头凸显防御价值

1. 龙头企业业绩展现强大韧性

中国神华在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86.71亿元,同比仅下降了1.7%。在煤价同比下跌11.4%的不利背景下,中国神华依然展现出了卓越的经营韧性。其全年每股分红达到2.26元,分红比例提升至76.5%,现金回馈能力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中煤能源的净利润降幅也控制在1.1%,这充分印证了头部企业在成本控制与长协机制下的抗周期能力。

2. 成本曲线陡峭加剧盈利分化

在当前的煤价水平下,煤炭行业成本曲线的陡峭特征十分显著。高成本矿井面临着巨大的亏损压力,而优质企业凭借其丰富的资源禀赋和高效的运营效率,依然维持着较强的盈利能力。以中国神华为例,其煤炭业务毛利率仍高达30%,资产负债率保持在低位,充沛的现金流为产能接续提供了有力保障。这种分化格局使得龙头企业的盈利稳定性和股息回报更具确定性。

3. 低估值与防御属性吸引市场配置

截至2025年3月14日,煤炭行业的PB估值处于近十年的35%分位,然而当前煤价仍处于历史较高区间。在国债收益率下行的背景下,煤炭板块“高股息 + 低负债 + 稳现金流”的防御属性愈发凸显。像中国神华等企业通过低成本扩张或资源竞拍等方式,为企业的中长期发展实现了成长性储备,进一步强化了其在中长期的配置价值。

本文详细阐述了近期煤炭市场供需格局的调整情况,包括国内供给收缩、进口量下滑以及需求的边际改善,这些因素共同支撑煤价企稳。同时,行业内龙头企业凭借其业绩韧性、成本控制能力以及低估值和高股息等特征,凸显出防御价值,煤炭板块的修复潜力值得关注。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煤市供需格局生变,高股息龙头魅力渐显,煤炭市场供需调整,龙头企业防御价值凸显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