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洛古河水文站,介绍了该水文站的基本情况,包括成立时间、重要地位以及周边水系,同时记录了工作人员在寒冷的3月,冒着严寒在冰面上采集各类数据、进行设备调试等工作场景,展现了他们守护界河安澜、保障水安全的坚守精神。
洛古河水文站于1987年正式成立,它不仅是国家基本水文站,更是重要的国际河流控制站。在这里,来自内蒙古的额尔古纳河与来自俄罗斯的石勒喀河交汇,共同融入黑龙江,形成了独特而重要的水系。
尽管已经步入春天,但洛古河水文站所在地区的气温依旧低至零下二十摄氏度左右。凛冽的寒风呼啸着,村庄里人烟稀少,显得格外冷清。然而,水文站的工作人员们却丝毫没有退缩。他们肩负着守护界河安澜、保障水安全的重任,按时来到冰封的黑龙江冰面上,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们认真地采集水位、流量、泥沙、水温、降水、水质等各项数据,每一个步骤都严谨细致,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数据准确性的细节。
这张无人机拍摄的照片,记录下了3月21日松辽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黑龙江上游水文水资源中心洛古河水文站的全貌,让我们能够从空中视角感受到它的独特位置和重要性。
3月21日,在洛古河水文站内,工作人员马振国正在专注地调试设备。他仔细地检查着每一个零件,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为准确采集数据提供有力保障。
同样在3月21日,水文站工作人员张建刚和马振国在洛古河源字广场合影留念。他们的脸上带着微笑,虽然工作环境艰苦,但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对工作的热爱和坚守。
3月21日,在洛古河水文站水质监测断面作业区,工作人员马振国正在认真地采集水样。他小心翼翼地操作着工具,将水样装入容器中,为后续的水质分析提供样本。
3月20日,无人机记录下了工作人员马振国前往洛古河水文站水质监测断面作业区进行作业的画面。他身着厚重的棉衣,顶着寒风,坚定地走向工作岗位。
3月21日,在洛古河水文站水质监测断面作业区,工作人员马振国正在为观测工作做准备。他认真地检查着观测设备,调整着角度,确保能够获取准确的数据。
这是3月20日拍摄的洛古河水文站,它静静地矗立在寒冷的大地上,见证着工作人员们日复一日的坚守。
3月20日,工作人员马振国拿着设备前往洛古河水文站水质监测断面作业区。他的步伐坚定而有力,仿佛在向寒冷的天气宣告着自己的决心。
3月20日,在洛古河水文站水质监测断面作业区,工作人员马振国正在观测水位。他专注地看着水位标尺,记录下每一个数据,为掌握河流的动态变化提供依据。
3月20日,工作人员马振国拿着设备进入洛古河水文站水质监测断面作业区。他的身影在冰天雪地中显得格外渺小,但他的工作却有着巨大的意义。
3月21日,工作人员马振国(右)和张建刚在给设备加油。他们熟练地操作着加油工具,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转。
3月21日,工作人员马振国(前)与张建刚前往洛古河水文站水质监测断面作业区。他们并肩前行,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3月21日,在洛古河水文站水质监测断面作业区,工作人员马振国(右)和张建刚在进行观测作业。他们认真地记录着数据,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3月21日,工作人员马振国(左)与张建刚在前往洛古河水文站水质监测断面作业区。他们的背影在冰面上显得格外坚定,展现出了他们对工作的执着和热爱。
本文详细介绍了洛古河水文站的重要地位和周边水系情况,着重描绘了工作人员在寒冷的3月里,冒着严寒在冰面上进行各项数据采集、设备调试等工作的场景。通过一系列照片记录了他们的工作日常,展现了他们守护界河安澜、保障水安全的坚守精神和敬业态度。本文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