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第三十三届世界水日:幸福河湖建设绘就水美新画卷 世界水日,中国幸福河湖建设迈向新高度

本文围绕第三十三届“世界水日”和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展开,介绍了我国幸福河湖建设的相关政策、进展情况,并通过多个城市的具体案例展示了不同河湖的治理成果以及带来的积极影响,最后展望了未来水利发展方向。

今日(3月22日),第三十三届“世界水日”如约而至,而从今日起至28日,也正是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今年的主题紧扣时代需求,聚焦“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

回溯到2024年底,水利部等6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幸福河湖建设的意见》。这一重要政策的出台,犹如给河湖治理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旨在通过幸福河湖建设,推动全国河湖面貌实现全面提档升级。如今,其进展究竟如何呢?让我们一同深入探寻。

自2022年起,水利部携手财政部在全国精心遴选了62条河湖,启动实施幸福河湖建设项目。在流域层面,长江、黄河、淮河等7大流域均通过流域省级河湖长联席会议,积极部署并推进流域内的幸福河湖建设工作。到2024年,我国成功新建了680多条各具特色的幸福河湖,这一成果令人瞩目。

水利部河湖管理司副司长李春明表示,下一步,水利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充分发挥河湖长制的独特优势,以流域为基本单元,以“河安湖晏、水清鱼跃、岸绿景美、宜居宜业、人水和谐”为明确目标,积极推动幸福河湖建设迈向新台阶。到2030年,将以各地的“母亲河”为重点,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幸福河湖。

城市内湖“蝶变” 让家门口清水长流

清澈的水流潺潺流淌,绿色的河岸绿树成荫,身边的河湖无疑是城市中最美的公共空间。那么,幸福河湖究竟是如何建设的呢?让我们来看看各地的成功探索。

位于长江中游的东风湖,是岳阳的城市内湖,与洞庭湖仅一堤之隔。过去,由于湖区周边片区截污工作不到位,水体长期处于黑臭状态,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近年来,当地政府高度重视,持续推进东风湖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通过采取截污、清淤、复绿、退养、严管等一系列水系修复措施,如今黑臭水体已全部消除,水质连年稳定达到国家考核标准。如今的东风湖,水环境清澈宜人,成为了市民休闲娱乐、亲近自然的理想之地。

岳阳市岳阳楼区东风湖社区居民张京生感慨地说:“我们祖辈在这里依水而居,只有现在‘水’与‘居’实现了完美融合,环境变好了,商机也多起来了。现在很多人冲着这里的水环境过来做民宿,大家都希望打造岳阳特色的渔乡小镇。”

同样作为城市内湖的晋阳湖,位于山西省会太原,曾经是热电厂的晾水池,在过去的70多年里一直是死水一潭。太原市政府历时4年,投资42亿元,完成了晋阳湖公园一期工程建设,大力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

太原市晋源区水资源管护中心河湖股股长张帆介绍说:“去年我们投资了三千多万元,修建了一条明渠,它通过汾河最终汇入黄河。一方面提升了晋阳湖的防洪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使晋阳湖实现水体自然交换,对改善它的生态环境起到了明显作用。”

如今的晋阳湖,岸绿水清、水鸟翔集,面貌焕然一新,年接待游客约500万人,成功实现了从电厂晾水池到城市会客厅的华丽蝶变。

京杭大运河连续4年实现全线水流贯通

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不仅城市内湖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河流也逐渐恢复了生机与活力,众多流域重现往日的勃勃生机。记者从水利部了解到,通过一系列补水举措,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河段于21日实现全线通水。自2022年以来,京杭大运河已连续第4年实现全线水流贯通。

2025年京杭大运河补水计划将持续至6月底,以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河段作为主要贯通线路,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四省市,流经8个地级行政区、31个县级行政区。

四川:统筹共治河流 “水域经济”活力迸发

四川省河流众多,纵横交错,但以前不少河流多年处于被污染的状态。近年来,四川省积极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治理,许多河流开始恢复水清岸绿的健康生态。

这段时间,位于四川眉山市的岷江青神段两岸油菜花迎来最佳观赏期。今年,当地在流域沿线打造出不少新场景,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玩体验。

“水域经济”活力迸发,今年前两个月,青神县旅游综合收入超2.7亿元。这蓬勃发展的背后,是当地全面加强岷江流域水质保护的结果。在青神县高台镇百家池村,村级河长配备了App小程序,依托数字化手段,用手机就可以实现“一键”巡河。

四川青神县高台镇百家池村村级河长刘如祥说:“我们在巡河过程中,如果发现有白色垃圾,会马上通知人员进行处理。如果发现水质变化等比较难解决的问题,就拍照上传,等待上级部门来协调处理。”

持续推进美丽河湖建设,岷江青神段水质连续4年保持Ⅱ类标准,国省考核断面优良率达100%。

发源于达州市大竹县的铜钵河是长江四级支流,跨界川渝两地。近年来,川渝两地开始联手治理铜钵河,明确了控制污染物排放、修复河湖生态环境等重点任务,并落实资金近6亿元用于共同实施流域治理。两地共建成投入运营镇村污水处理厂28座、综合治理河道13.7公里。这不仅改善了河流生态系统,还有效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四川大竹县观音镇居民许阳光表示:“这些年通过治理,铜钵河改善很大,水质变好了,空气也变清新了。”

接下来,四川还将加快推进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统筹共治,致力于实现国、省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连续三年全达标,确保长江、黄河干流水质稳定达Ⅱ类。

江西永丰:生态复苏 恩江呈现水清岸绿景美新画卷

随着各地积极推进幸福河湖建设,越来越多的河湖水流变得更加灵动,水质愈发清澈,风光也更加秀丽。就连居住在这里的外国友人都不禁为身边的变化点赞。

一湾碧水穿城过,两岸缤纷入画来。在江西省永丰县恩江南岸,满园春色的湿地公园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大家在这里与城市一同“深呼吸”。恩江是永丰县第一大江,但曾经河道堵塞、岸线损毁是恩江南岸的真实写照。近年来,永丰县以河长制为重要抓手,投资约1.7亿元,在恩江两岸积极开展河湖生态复苏工作。如今,恩江河呈现出水清、岸绿、景美的崭新画卷。

江西永丰县水利局工程师刘克武介绍说:“我们持续实施生态清洁小流域、中小河流治理、缓冲带生态修复等水利项目,全县60条河流得到有效复苏,沿线200多个村庄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提升,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安全宜居之美和人水和谐之美。”

国际水利与环境工程学会主席菲利普·顾博维尔感慨地说:“到现在我已经在中国生活3年了,但实际上近25年来,我频繁在中国各地游历。我见证了过去几十年间的所有变化,目睹了水质是如何改善的。我经常能看到旨在改善河流、湖泊水质的项目,这些举措让当地居民受益。”

本文围绕“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介绍了我国幸福河湖建设的政策及进展。通过岳阳东风湖、太原晋阳湖、京杭大运河、四川部分河流以及江西永丰恩江等多个案例,展示了各地河湖治理的成果,体现了我国在水利建设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未来,我国将继续推进幸福河湖建设,实现水利高质量发展和水安全保障。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第三十三届世界水日:幸福河湖建设绘就水美新画卷 世界水日,中国幸福河湖建设迈向新高度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