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戏曲电影巡展展开,介绍了巡展首站上海的情况、影片涵盖的戏种和年份、展映的精彩影片,还提到了胶片戏曲电影数字化重映这一亮点以及巡展的目标等。
当那欢快悠扬的“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的经典唱腔在大银幕上悠然响起,仿佛有一种神奇的魔力,瞬间就唤醒了几代人心中共同的美好记忆。1962年版的越剧《红楼梦》,就如同窖藏多年的美酒,历经岁月的沉淀,愈发散发出迷人的魅力,历久弥新。
“上海作为本次戏曲电影巡展的首站,那可是热闹非凡。这里汇聚了京剧、越剧、沪剧、昆剧、粤剧和黄梅戏这六大戏种的13部经典影片。这些影片的出品年份跨度极大,从1958年一直到2024年,就像是一条时光隧道,将带领观众开启一场穿越66年的戏曲视听盛宴。”巡展总策划韦翔东热情地介绍道。上海站的活动将一直持续到3月30日,之后,这场精彩的巡展还将延伸至浙江、江苏、安徽等长三角的文化重镇。韦翔东还特别强调:“这样大规模、跨越几代戏曲人的电影巡展,在中国电影史上可是第一次。”
在此次巡展的戏曲电影中,观众们可谓是大饱眼福。既能欣赏到八旬昆曲泰斗计镇华在《邯郸记》中那殿堂级的精湛表演,仿佛能看到他几十年艺术沉淀的深厚功底;也能看到“出圈”的新生代越剧演员陈丽君在《新龙门客栈(舞台纪录电影·越剧)》中潇洒自如的银幕表现,充分展现了戏曲艺术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活力。
另外,每一站的巡展都别出心裁地设有“本土经典”的线下展览。观众们可以通过这些展览,深入了解本地戏曲的发展历史和经典作品。就拿UME影城新天地店的“沪剧展”来说,舞台上那些华美的服饰和精致的道具,与熟悉的电影海报相得益彰,引得路过的市民纷纷驻足、合影留念。
胶片戏曲电影数字化重映,无疑是本次巡展的一大亮点。这里面有经典的1962版越剧电影《红楼梦》,它承载着无数人的青春回忆;有已经尘封了整整40年的经典黄梅戏电影《龙女》,仿佛在等待着有缘人去开启它的神秘面纱;更有巡展艺术总监茅威涛40年前红遍全国的越剧电影《五女拜寿》。这些经典戏曲电影“旧貌换新颜”,不仅仅是一次“回忆杀”,更像是一场“搜珍宝”的旅程。它既能让青年观众与父辈们一起,共同品味戏曲艺术那无可替代的独特魅力,也将进一步推动戏曲文化在当下社会的普及。
巡展策展人、华人文化集团公司副总裁苏佳表示,他们希望能够通过这次巡展,组建起戏曲电影发行放映联盟,实现戏曲电影常态化放映。苏佳满怀期待地说:“让我们携手证明:当水袖遇上宽银幕,当云板碰撞杜比声,传统文化自会找到属于这个时代的表达方式。”
本文介绍了戏曲电影巡展首站上海的情况,包括汇聚六大戏种13部经典影片、跨越66年的出品年份、精彩的影片内容以及线下“本土经典”展览。还着重提及胶片戏曲电影数字化重映亮点,强调其对推动戏曲文化普及的作用。巡展方希望组建联盟实现戏曲电影常态化放映,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找到新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