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内蒙古兴安盟,介绍了其丰富的水资源状况,着重阐述了该地区在农业、工业、教育等多领域的节水举措和成果,还提及了引绰济辽工程对解决周边地区用水问题的重要意义。
在广袤无垠的内蒙古大地上,兴安盟宛如一颗璀璨的“生态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全盟范围内,315条大小河流纵横交错,形成了广阔的流域面积。这里水资源极为丰富,总量高达44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达到3181立方米,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无愧为塞外水乡。
图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的乌兰毛都草原河流美景。
尽管坐拥丰富的水资源,但兴安盟人民深刻认识到节水的重要性。2024年,兴安盟交上了一份令人瞩目的节水成绩单,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同比下降11%,并且实现了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的全覆盖。兴安盟水利局副局长李建民表示:“水资源丰富并不意味着可以无节制使用,今年全盟设定的用水总量上限是17.84亿立方米,各行各业都需要进一步提升水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今年兴安盟将投资24亿元实施40个节水项目,致力于打造北方高寒地区的节水示范样板。
图为工人在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内蒙古鑫嘉立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打包滴灌带。
当前正值备春耕的关键时期,扎赉特旗的内蒙古鑫嘉立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正满负荷运转赶制订单。公司总经理刘丙志介绍,近年来,公司紧密围绕当地节水灌溉需求,大力研发浅埋滴灌等现代农业技术,从源头上降低水资源消耗。“我们自主研发的小流域滴灌技术,节水效果显著,每小时仅需0.35升水,相较于传统滴灌技术,节水率能达到70%以上。”目前,该公司已累计为全旗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提供了200余万亩的灌溉装备。
早春时节,兴安盟广袤的黑土地逐渐苏醒。去年秋收后留在地里的玉米秸秆,将为今年春耕的节水增效发挥重要作用。在科尔沁右翼中旗现代农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保护性耕作项目田里,合作社理事长郭双泉正在仔细测量土壤墒情。他介绍说:“秸秆还田后,土壤的表层含水率可提升15%,春播灌溉能够节省两次。”通过秸秆覆盖减少水分蒸发,免耕播种保持土壤结构,实现了蓄水保墒、涵养地力的效果,不仅节约了水资源、增加了产量,还构筑了一道防风固土的绿色屏障。在突泉县太平乡白庙子村的高标准农田提升改造项目现场,工程机械声轰鸣不断。项目完成后,这里的灌溉方式将彻底改变:采用浅埋滴灌结合水肥一体化技术后,10300亩耕地灌溉年用水量仅为120万立方米,与过去的大水漫灌相比,可节水58万立方米。
图为农民驾驶农机在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音德尔镇巨宝村一处覆盖秸秆的农田中抛撒有机肥。
兴安盟作为农业大盟,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约九成,因此节水空间十分广阔。兴安盟农牧局局长李振林表示,今年全盟将新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覆盖65万亩耕地;打造4个高标准节水示范区;实施管灌改滴灌改造提升30万亩;推广抗旱保水剂2.5万亩;压减高耗水作物5万亩;新增品种节水10万亩;新增水肥一体化85万亩;新增节水能力0.72亿方,全力推进农业用水方式向节约集约转变。
在工业领域,节约优先、精打细算用好每一滴水已经成为企业的普遍共识和实际行动。兴安盟博源化学有限公司每年可生产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用水量约为400万吨。公司副总工程师徐海波说:“作为用水大户,节约水资源对于企业降本增效至关重要。”在节水方面,该公司已投入8000多万元,实施了高浓盐水处理、除盐水超滤反渗透装置、锅炉智能优化控制、锅炉除氧器乏汽回收等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实现了废水零排放,并获得了全区首批国家水效领跑者荣誉称号。“2024年合成氨、尿素单位产品总水耗较2021年下降10%,节水量达44万吨,节约用水成本176万元。”
图为工人在内蒙古兴安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博源化学有限公司除盐水厂房操作超滤反渗透装置。
李建民介绍,“十四五”以来,兴安盟在工业领域先后实施了5项节水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1.22亿元,年实现节水量215.1万吨。目前,已创建国家级水效领跑者企业1户、内蒙古自治区级节水标杆企业1户、自治区级节水型企业2户,节水先进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十分显著。“今年我们将力争使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0%以上。”
近年来,兴安盟还在中小学校增设了“水生态”专题课,让节水理念深入孩子们的内心。“如果将城市看作一个人,那么遍布全城的水网就是身体中的血管,我们这里则起到肾脏、肝脏的作用,让城市的‘血液’得到净化。”3月10日,在乌兰浩特市成泽水务有限责任公司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青少年们通过节水小课堂,聆听了工作人员关于污水回用等概念的专业讲解。
图为引绰济辽输水工程隧洞施工现场。
今年6月,国家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内蒙古自治区迄今为止投资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引绰济辽工程将具备通水条件。该工程将位于兴安盟扎赉特旗境内的绰尔河水,引向近400公里外的西辽河流域。李建民表示:“长期以来,水资源短缺一直是制约西辽河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沿线群众热切盼望早日用上优质的绰尔河水。”该工程设计平均年调水量4.54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约112.79万人,将有效解决受水区生产生活用水问题,缓解通辽市地下水超采状况,对促进内蒙古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修复具有重大意义。“兴安盟的水资源关乎东北平原、华北平原的生态安全,因此尽管端着‘水碗’,我们也要奋力书写节水文章。”
本文全面展示了内蒙古兴安盟在拥有丰富水资源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节水工作的多方面举措和显著成效。在农业、工业和教育领域都采取了切实有效的节水措施,同时引绰济辽工程也将为周边地区带来重要的水资源补充。兴安盟在节水与水资源调配方面的实践,为保障地区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