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航空特勤”与“地面尖兵”携手,守护大兴安岭森林安全 内蒙古大兴安岭护林突击队:用热血与担当守护绿色林海

在世界森林日来临之际,内蒙古大兴安岭航空护林局特勤突击队队员们放弃庆祝,全力投入春季防火期训练与巡护工作。介绍了他们参与的联合训练、体能强化训练以及业务理论专题培训等情况,还讲述了队员的感人故事和队伍取得的显赫战绩,最后提到该局已形成新的航空护林体系,队员们将继续守护森林安全。

在世界森林日的这一天,当大多数人可能在以各种方式庆祝森林对地球的重要意义时,内蒙古大兴安岭航空护林局特勤突击队的队员们却无暇顾及这些。这支被人们赞誉为“翱翔林海的护林雄鹰”的团队,正全神贯注地投身于春季防火期的训练与巡护工作中。

3月中旬,在内蒙古根河市的森林消防大队训练基地内,一场别开生面且意义重大的活动——“2025雄鹰·蓝焰体技能联合训练”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这是内蒙古大兴安岭航空护林局与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消防支队根河市大队首次深度融合开展的联合训练。此次训练以“空陆协同强本领,双向赋能护青山”为主题,它标志着森林防火领域中“航空特勤”与“地面尖兵”合作的一次创新实践,为守护这片广袤的森林增添了新的力量和模式。

尽管此时根河的最低气温仍然在零下十几摄氏度,寒冷的天气仿佛要将一切活力都冻结,但这丝毫没有影响队员们的训练热情。在体能强化训练环节,特勤突击队的队员们进行着全方位的锻炼。长跑让他们锻炼耐力,在漫长的林道中保持持久的行动力;400米冲刺跑则考验着他们的爆发力,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迅速到达事发地点;深蹲、俯卧撑、平板支撑、仰卧起坐以及端腹等训练,更是从不同角度增强他们的身体力量和核心稳定性。

2023年4月15日,特勤突击队队员进行机上索滑降训练。

除了体能训练,大兴安岭航空护林局近期还组织开展了业务理论专题培训。培训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领航学、飞行观察、气象、航空管制、航空护林调度等专业理论知识。通过这些培训,确保业务人员在开航前能够提前进入适航状态,以更加专业和高效的姿态投入到护林工作中。

“林海中没有平坦的道路,只有艰难的考验。”特勤突击队二班长王增强在回忆起2018年的一次灭火行动时感慨地说道。“当时我正在举行订婚仪式,突然接到了火情命令。林区有火情,我必须出征。”这种在个人重要时刻仍能毫不犹豫地选择肩负起护林使命的精神,正是这支队伍的真实写照。

在这支队伍8年的发展历程中,他们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显赫战绩。曾经一次14人连续作战三天三夜,不仅开辟了3个重型直升机野外机降场地,还成功扑灭了三场森林火灾。建队以来,突击队共滑降802人次,开设野外重型直升机机降场地80个,参与扑救森林火灾87起。这些数字背后,是队员们无数的汗水、付出和牺牲。

2021年9月,特勤突击队队员进行机上索滑降训练。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内蒙古大兴安岭航空护林局已形成了一局、两站、三点的航空护林新体系。航空护林的空地一体化、站队一体化的立体模式,如今已成为守护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力量。

世界森林日每年只有一次,但对于内蒙古大兴安岭航空护林局特勤突击队的每一名队员来说,守护森林安全是他们日复一日的日常工作。队员陈凤波坚定地表示:“我们将继续深入践行‘两山理论’,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用行动守护好这片绿色生态屏障。”

本文围绕内蒙古大兴安岭航空护林局特勤突击队在世界森林日期间的工作展开,介绍了他们参与的联合训练、体能和业务培训情况,讲述了队员坚守使命的故事及队伍取得的成绩,还提及了该局形成的新护林体系,展现了队员们守护森林安全的决心和担当。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航空特勤”与“地面尖兵”携手,守护大兴安岭森林安全 内蒙古大兴安岭护林突击队:用热血与担当守护绿色林海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