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成都大邑县子龙祠墓展开,介绍了其修复工程进展、修缮依据、主要建筑等情况,讲述了子龙文化在大邑的重要地位,还提及了与武侯祠的联动以及当地对子龙文化的挖掘和推广举措。
在成都大邑县这片土地上,因蜀汉名将赵子龙的诸多传奇故事而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仿佛历史的光辉一直照耀着这里。
日前,一则令人瞩目的消息传来,大邑子龙祠墓修复主体工程已经顺利完工。据相关规划,这座承载着历史记忆的祠墓预计将在2025年底前正式向公众开放。
大邑县文体旅局相关负责人详细介绍,此次子龙祠墓的修缮工作有着严谨的依据,主要依照了1907年德国人恩斯特·柏施曼的测绘手稿。这份珍贵的手稿可不简单,它精准地标注了原祠墓具体的经纬度坐标,还绘制了极为准确的平面图,建筑的尺寸大小都清晰、明确地呈现在图纸上,为修缮工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此次修缮涉及5大主要建筑,子龙祠墓即将以崭新的姿态揭开神秘的面纱。具体来说,将主要对戏楼、灵官楼、前殿、大殿、拜殿等5大建筑进行精心修缮。
蜀汉名将赵云,字子龙,出生于河北真定(今正定)。他一生追随刘备三十多年,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屡建奇功。博望坡之战中,他生擒夏侯兰;长坂坡上,他怀抱阿斗,单枪匹马冲入敌阵,杀得曹军胆寒;他跟随刘备平定江南,领桂阳太守;还曾截江夺斗,挫败东吴计谋;劝谏先主将田宅归还百姓;在汉中之战中,他夺粮草、退曹军;箕谷之战,他又能全军而退……这些传奇经历,为他赢得了一世英名。
子龙祠大殿悬挂着“常山正气”的牌匾,这牌匾仿佛在诉说着赵云“忠、义、智、仁、勇”的精神。千百年来,“忠、义、智、仁、勇”的子龙精神一直为大邑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所敬仰和推崇。子龙文化,也已经成为大邑一张重要的历史文化名片。
修复后的赵子龙祠墓将成为大邑县乃至成都市的重要文化旅游景点,它将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一个深入了解三国文化、真切感受子龙精神的重要场所。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武侯祠内的汉昭烈庙/陵和赵子龙祠墓是四川境内已探明唯二的三国时期重要陵墓。赵子龙祠墓修缮工程完成后,将与成都武侯祠实现“双祠联动”,共同打造成都三国文化的重要名片。
大邑县对子龙文化和子龙精神的发掘、保护和传播推广从未停止。近年来,大邑县已连续六年举办子龙新春祈福活动,这一活动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文化品牌。
2025年子龙祠新春祈福活动现场热闹非凡。目前,大邑县正面向社会各界发出征集公告,积极收集三国子龙文化相关的各类文物藏品、史料,以期更好地丰富赵子龙祠墓的文化内涵,满足市民群众的游玩需求。
成都大邑子龙祠墓修复主体完工并预计2025年底前开放的消息,阐述了修缮依据和主要建筑。同时讲述了赵子龙的传奇事迹以及子龙文化在大邑的重要地位,还提到了子龙祠墓将与武侯祠“双祠联动”,以及大邑县对子龙文化的持续挖掘和推广举措,展现了大邑县对三国文化和子龙精神的重视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