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20年浇地难题一朝解,黄升镇春灌新举措获村民点赞,黄升镇提水泵站:为农业生产注入新活力,节省百万费用

滨州市沾化区黄升镇通过建设一体化提水泵站,解决了镇中北部片区9个村庄近20年的浇地难题,在春灌时节发挥了重要作用,还为村民节省了大量浇地费用,体现了当地水利设施建设的成效。

“村里20年来不好浇地的问题终于解决了,我打电话就想谢谢俺们镇政府……”近日,滨州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接到了沾化区黄升镇后皂村村民满怀感激的电话。而早在2月底,同样是来自后皂村村民的电话就已打到12345,为黄升镇的春灌新举措点赞。

后皂村地处黄升镇北部片区,地理位置较为特殊。它距离徒骇河较远,而且地势偏高,这使得每年的浇地问题成为困扰村民们的一块“心病”。该片区原本有一条黄杨干沟,不过其主要功能是行洪排涝,并不具备灌溉功能。为了解决这一难题,2024年,黄升镇政府在黄杨干沟与徒骇河交汇处建设了一体化提水泵站,并安装了3台(套)轴流泵。

今年春灌时节,这三台“大家伙”正式投入使用,发挥了巨大作用。黄杨干沟也因此具备了旱季灌溉、雨季排涝的双重功能,困扰镇中北部片区9个村庄长达近20年的浇地难题终于迎刃而解。

在今年春灌的时候,站在黄杨干沟上游,就能听到水泵发出的轰鸣声。只见徒骇河的水沿着黄杨干沟一路向北流淌,依次流进杨家、邓王、前皂、后皂、吴家、谢家、麻家等村的麦地里。这些水流行程超过5000米,流量达到每小时7400立方米,一天的供水量就能满足1000亩农田的灌溉需求。

杨家村村民刘瑞祥正在地里浇灌小麦,他高兴地说道:“往年浇地需要三级提水,费用很高。现在可方便多了,能直接把徒骇河的水送到地头,再安上小水泵就近浇地就行。”

在前皂村,过去村民浇地面临诸多困难。他们要从西边的程井泵站或者东边的潘家泵站提水,距离泵站最远的麦地达10公里,而且水从泵站到麦地需要经过三级提水。由于距离远、对设备要求高,一家一户的村民根本无法独立完成浇地,只能几户有抽水机的村民合伙浇地,费用一直居高不下。而如今,通过黄杨干沟一体化提水泵站,水能够直接到达麦地附近,浇地费用能节省一多半。

前皂村种粮大户吴荣海算了一笔账:“我这120亩地一般每年浇两遍水,浇地的费用能节省1万多块钱。粗算的话,整个前皂村2000多亩小麦,一年能节省浇地费用30万以上。如果算上整个中北部片区的小麦和冬枣树,总面积超过1万亩,节省的费用就得上百万了。”

近年来,黄升镇始终将水利设施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全力推进水利设施建设现代化和农村供水保障双提升工作。为此,镇政府投入1000多万元开展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经过努力,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滨州市沾化区黄升镇通过建设一体化提水泵站,解决了镇中北部片区9个村庄近20年的浇地难题。在春灌时节,该泵站发挥了重要作用,让水能够顺利灌溉农田,还为村民节省了大量浇地费用。这一成果得益于黄升镇近年来对水利设施建设的大力投入,体现了当地在推进水利现代化和保障农村供水方面的积极成效,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20年浇地难题一朝解,黄升镇春灌新举措获村民点赞,黄升镇提水泵站:为农业生产注入新活力,节省百万费用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