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保险中介市场变革:清退与上市热潮并存!

本文聚焦保险中介市场的动态变化,详细阐述了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数量连续下滑的情况及背后原因,同时介绍了保险科技中介掀起的上市热潮,并分析了其上市原因及未来趋势。

当前,保险中介机构的清退潮依旧在持续推进。

3月19日,《国际金融报》记者留意到,金融监管总局最新披露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法人名单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末,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法人名单数量为2539家,相较于上一年减少了27家。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9年以来,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数量已经连续6年呈现下滑态势。在业内人士看来,曾经那种粗放式的经营模式如今已经难以为继。随着监管力度不断趋严,加上马太效应日益加剧,如果保险中介机构不能做到精耕细作,走专业化发展道路,恐怕很难在市场中立足。

6年逾百家机构离场

保险中介长期以来都是我国保险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监管总局的数据表明,2023年,保险中介渠道实现保费收入4.8万亿元,占据全国总保费收入的88.7%。

然而,如此庞大的市场规模背后,却隐藏着各种各样的乱象。不少保险中介机构被指责存在“小散乱差”的问题。从监管部门披露的罚单中可以很容易发现,编制虚假财务与业务数据、利用业务便利为其他机构或者个人谋取不正当利益、未开立独立的佣金收取账户、未按规定制作并出示客户告知书等问题较为普遍。

针对这些沉疴顽疾,监管部门近年来多次推动开展保险中介清虚提质行动,下大力气对保险销售体系进行改革。

2024年7月,金融监管总局财产保险监管司相关负责人公开表示,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对保险中介市场开展清虚规范提质行动。具体包括依法清理退出一批保险中介机构,调控市场主体总量,优化市场主体布局;查处一批违法违规机构,惩处一批违法违规人员,整治净化市场环境;支持经营依法合规、管理精细高效的保险中介机构做强做优,推动保险中介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从机构数量的变化情况来看,2019年至2024年,我国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法人数量分别为2642家、2640家、2610家、2582家、2566家、2539家,呈现出逐年下滑的态势。这意味着在过去的6年间,已经有103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退出了市场。

王莹 制表

进入2025年,据不完全统计,已有陕西海通嘉豪汽车保险代理有限公司、辽宁盛和保险代理有限公司等6家机构被注销《保险中介许可证》,江苏国利聚信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江苏恒诺保险代理有限公司等3家机构被注销《经营保险代理业务许可证》。

此外,延安菱通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延安航天龙腾丰田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绥化贵明一汽服务有限公司等12家机构手中的《保险兼业代理业务许可证》也被依法注销。

在中国金融智库特邀研究员余丰慧看来,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出现“退场潮”,这背后反映出行业正在经历结构优化的过程。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传统的保险中介模式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那些能够提供差异化服务,拥有强大技术支持的机构则更具市场竞争力。

需要着重强调的是,自保险业全渠道推进“报行合一”(即保险公司报备的费用与实际执行的费用应当保持一致)以来,保险中介机构的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据金融监管总局人身险司司长罗艳君透露,从“报行合一”的执行效果来看,全行业相关渠道平均佣金水平较之前降低了30%。

“‘报行合一’短期内确实会给保险中介行业带来巨大的阵痛,但从长远来看,它也能够促进保险中介经营模式的转型。”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朱俊生表示,在“报行合一”的政策环境下,保险中介机构要努力提高自身的销售能力,在细分市场中积极探索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以更强的专业性实现“率降量升”。

朱俊生进一步指出,“报行合一”将重塑保险中介市场的格局,那些不创造价值的中介机构将逐步退出市场,市场集中度会显著提高,头部中介机构一定会做强做优。

“科技故事”胜算几何

在传统保险中介机构加速清退的同时,保险科技中介却掀起了一股上市热潮。

具体情况如下:3月初,“小雨伞”母公司手回集团第三次闯关港交所,计划在香港主板上市;2月,场景险数字化风险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白鸽在线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将轻松筹业务剔除出上市主体后,轻松健康于今年1月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同样在1月末,汽车保险售后服务提供商青民数科递交了美股上市申请,计划在纳斯达克上市。

更早之前,2024年8月,众淼创科成为国内保险中介行业登陆港交所的第一股;有家有保、致保科技、益盛鑫科技也于去年先后登陆纳斯达克。

谈及保险科技中介争相上市的原因,北京排排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帆向记者分析称,一方面,资本退出的需求是关键因素之一。许多保险科技中介背后都有资本的支持,这些资本正在寻求合理的退出渠道,海外上市将成为它们实现投资回报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海外市场尤其是美股和港股,对于科技型企业的接受度更高,估值也相对更合理,这吸引了这些保险中介机构。此外,上市可以为保险中介机构提供必要的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和业务扩展。

对于赴港募资的使用规划,众淼创科曾表示,将用于发展保险代理业务,提升IT服务产品研发能力,以及在保险中介及金融科技行业寻求审慎投资与收购等。

那么,这股上市热潮能否得以延续呢?杨帆认为,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科技与保险业务的结合被视为创新和提升效率的重要途径。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保险中介机构的“科技故事”更容易获得市场和投资者的青睐。“预计未来会有更多保险中介机构选择上市,市场环境和保险科技的发展趋势都支持这一点”。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则认为,未来是否会有更多保险中介机构上市,要看具体的市场表现和投资回报。如果已经上市的企业能够实现稳健的业绩增长和良好的投资回报,那么资本市场对于其“科技故事”的信心将会进一步增强。此外,如果资本市场认为保险中介机构的科技创新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那么就可能会为这些公司的“科技故事”埋单。

本文围绕保险中介市场展开,呈现了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数量持续下滑的现状,这主要是由于监管趋严、行业乱象整治以及“报行合一”压缩利润空间等因素导致。同时,保险科技中介掀起上市热潮,背后有资本退出需求、海外市场优势等原因。未来保险中介市场格局将重塑,传统中介面临转型,科技中介上市热潮能否延续有待市场检验。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保险中介市场变革:清退与上市热潮并存!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