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长春中医药大学:全方位推进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文围绕长春中医药大学为推动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所做的一系列工作展开,介绍了人参发展科普宣传专班在人参文化宣传、学术氛围营造、研究成果推广等方面采取的多种举措及取得的成效。

图为中医药文化养生集市

人参,作为中医药宝库中的璀璨瑰宝,在养生保健、疾病治疗等诸多领域都有着独特且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它宛如一颗神秘的东方明珠,散发着千年传承的魅力,承载着中医药文化的深厚底蕴。

2024 年 8 月 13 日,省委书记黄强在长春中医药大学调研时着重强调,要从体制机制入手,以改革的创新思路破题,举全省之力推动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中医药强省和健康吉林建设取得新的显著成效。长春中医药大学积极响应号召,第一时间迅速组织专家团队,精心研究制定了《长春中医药大学关于推进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措施》,全力以赴推动人参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在此背景下,人参发展科普宣传专班应运而生。

人参发展科普宣传专班汇聚了学校党校办、组织部、宣传部、科研处、医院管理处、附属医院、三附院、基础医学院、人参院、博物馆、图书馆、学术期刊社等多个部门的强大力量。各部门紧密协作,围绕人参文化宣传、学术氛围营造、研究成果推广等关键方面认真谋划工作。坚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优势互补、文化提升与产业发展协同共进的原则,持续加强人参文化建设与科普宣传。目前,专班已经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人参科普宣传推广举措,开展了多维度、深层次且富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为提升公众对人参的认知水平,促进人参文化的广泛传播与产业蓬勃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利用各类传播平台 强化人参文化宣传

为了更广泛、深入地宣传人参文化,专班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打通了主流媒体平台、短视频社交平台以及校内各类宣传阵地之间的联通渠道,在线上线下多个层面同时开展人参科普宣传工作,极大地拓展了科普宣传的广度和深度。

发挥主流媒体平台作用。自 2024 年 9 月中旬起,专班与吉林广播电视台达成合作,在吉林卫视新闻联播黄金时段开设了《人参讲堂》专栏。该专栏围绕人参功效、起源、资源分布及临床应用等多个方面进行全方位、深入的阐释。截至 12 月中旬,已经成功推送 22 期节目,网上浏览量高达 2 万人次。此外,吉林卫视新闻联播《爱上吉林》栏目先后专题推出学校优秀校友仝小林院士和药学院教师刘莉的报道;长春广播电视台《长春新闻》栏目也专题介绍了校内的吉林省中医药博物馆人参馆、吉林省人参科学研究院的科研成果,通过主流媒体的强大影响力,让更多人了解人参的奥秘。

发挥各类社交平台作用。一方面,借助短视频平台的广泛传播力,在全网积极宣传人参文化。去年,学校与省委网信办合作,开展网络主播进校园活动,邀请平台代表、网络主播、网络名人到校采风,与专家进行面对面交流。这一活动有力地宣传了吉林人参文化,例如吉林组工《人参宝宝》上线之初就获得了 1.4 万人次的关注;抖音平台推送的《雪饼猴带你领略人参文化》浏览量超过 2 万次;三附院承办的人参短视频大赛,吸引了全省各地 40 余家单位报送近 350 件短视频作品。另一方面,学校以及两所附属医院充分利用自身微信公众账号宣传人参文化。学校官方微信平台推出《人参好物推介》专题推文,转发吉林广播电视台《科学家的声音——张伯礼院士说人参》《人参讲堂》等视频节目,进一步让广大师生深入了解人参。附属医院和三附院微信公众号共发布人参文化科普宣传文章 50 余篇,在广大读者中产生了强烈反响,有效地扩大了人参文化的传播范围。

发挥校内科普阵地作用。校史馆和博物馆是学校开展人参文化宣传的两个重要阵地。专班通过在校史馆增加人参文化成果和科研成果展示专区,优化博物馆人参展厅和校史馆讲解词,强化讲解员队伍培训等一系列措施,让这两个场馆近距离传播人参文化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自 2024 年 10 月以来,已累计接待社会各界访客万余人。此外,专班还在两所附属医院建设了以人参为核心的中医药文化馆,进一步对人参文化的科普宣传产生了良好的推广效应,让更多人在校园内就能感受到人参文化的魅力。

发挥高校资源优势 营造人参学术氛围

人参发展科普宣传专班依托学校丰富的人参文化研究成果,通过多种有效途径营造出浓厚且富有活力的人参学术氛围,有力地推动了人参研究与文化传承。

在校图书馆 2 楼,人参图书展览格外引人注目。展览区内陈列着 300 余种与人参相关的书籍,这些书籍涵盖了从古代典籍中对人参的只言片语描述,到现代学术专著的详尽阐释;从人参种植技术的探索,到药理作用的深度剖析。读者们穿梭其中,或驻足凝视,或轻声交流,仿佛置身于人参知识的浩瀚海洋,开启了一段充满求知欲的新旅程。不仅如此,图书馆还在网站和公众号上开设了“人参文献专题库”,每周定期推送人参科普著作或研究资料。从 2024 年 10 月开始,累计推送各类电子书籍 60 余册,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

与此同时,多项相关工作正齐头并进。省人参科学研究院集结专业团队全力翻译的《人参保健大全》(英文版),目前翻译工作已顺利完成,正处于紧张的校对阶段,力求以最精准的译文呈现给读者;由孙佳明教授主编、省科技出版社出版的《药王的人参方》口袋书已提交审核,即将付梓出版;学术期刊社围绕《中医药历史与文化》人参学术集刊,与业内专家就选题及约稿事宜展开深入研讨与论证,该刊物计划于今年下半年正式问世,有望为学界提供一个深入交流人参研究成果的优质平台;基础医学院精心编写的 3 本人参历史文化科普教材样稿已顺利完成,为下一步人参知识普及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自 2024 年 9 月起,一系列人参主题的学术会议与讲座在附属医院、吉林省人参科学院内接连举办。这些活动为推动人参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台阶以及促进国内外人参领域的交流合作筑牢了科技根基、提供了强劲动力。未来,学校还将有更多高规格、高质量的学术会议活动持续推出,不断为行业发展注入新活力与新智慧。

拓展人参科普渠道 推广宣传研究成果

专班成立以来,始终积极主动地拓展人参科普渠道,组织形式多样的人参科普活动,力求将人参文化知识带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尽快形成全社会关注人参、了解人参、喜爱人参、消费人参、投入人参产业发展的浓厚氛围。

挖掘学校有关人参的各项工作和成果。专班统筹内部力量,加强协调联动,实时报道学校有关人参决策咨询建议,梳理汇总人参科研成果和特色产品。当前,《长春中医药大学人参科研成果汇编》初稿已完成,正有序推进后续完善工作,力求精准呈现学校人参科研实力,助力成果转化与领域发展。

大力推进人参膳食产品的研发与推广工作。两所附属医院通过组织中医药文化夜市、中医大集等活动,将人参药膳作为重点推广内容,积极向广大民众普及人参药膳知识与文化。其中,三附院精心研制的“9 种体质人参药膳”表现尤为突出,在第二届广西中药药膳大赛中赢得广泛赞誉,又在长春健博会上大放异彩,火爆出圈。此外,附属医院深入挖掘古代典籍资源,系统整理其中与人参药膳相关的珍贵记录,并借助医院公众号以及官方网站开设专栏,定期推送,为人参药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进一步提升了人参膳食产品在民众中的认知度与影响力。

精心筹备出版人参文化书法专辑。通过挖掘经典古籍文献,围绕典籍对人参论述的名言、警句、诗句,邀请国医大师、名医名家和在校学生创作书法作品并汇编专辑出版,进一步丰富人参文化的多元表达形式,拓展文化影响力。目前,已顺利完成 47 幅人参主题书法的复制品制作,相关策展工作也圆满收官。

组建师生人参科普宣讲队伍。在科普宣讲方面,专班以“三服务三提升工程”为重要依托,借助社会实践的广阔平台,深入基层一线,大力宣传人参文化成果,切实服务百姓健康。同时,充分发挥两所附属医院的专业优势,积极推进义诊进社区活动,将人参科普知识送到居民身边。自 2024 年 11 月启动“参”入健康生活党建项目创建活动以来,共收到申报项目 15 项,涵盖人参科普宣传、人参主题志愿服务、人参研究成果推广、人参学术氛围营造等方面。其中,博硕医疗服务团、大学生志愿服务团先后走进 45 个社区开展人参科普宣传、健康义诊志愿服务等活动 200 余场次,服务社区居民 5000 余人;机关党委、图书联合党总支、医药信息学院党总支、针灸推拿学院党委等基层党组织纷纷行动起来,积极投身人参科普相关活动,累计开展活动 10 余场;两所附属医院也举办了 16 场人参科普宣讲活动,内容翔实、形式多样,深受群众欢迎。

长春中医药大学为推动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成立人参发展科普宣传专班,通过利用各类传播平台强化人参文化宣传、发挥高校资源优势营造人参学术氛围、拓展人参科普渠道推广宣传研究成果等一系列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提升了公众对人参的认知,推动了人参文化传播与产业发展,未来有望为行业注入更多活力。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长春中医药大学:全方位推进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