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特朗普与普京的第二次长时间通话,深入剖析白宫声明中特朗普宣称的“胜利”背后的真实情况,对比分析双方在通话中涉及的俄乌停火等关键问题上的表态与实际行动,揭示出普京在这场美俄博弈中占据上风,而特朗普陷入进退两难的局面。
日前,特朗普与普京进行了第二次通话,这次通话时长惊人,将近2个半小时,创造了美俄领导人通话时长的历史纪录。不过,通话时间长并不意味着就有实质性的成果,人们更为关心的是,此次通话中特朗普和普京究竟谈得如何,是否达成了确切的成果呢?
依据白宫发布的声明以及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的发文来看,似乎特朗普又一次取得了胜利,延续了他所谓“50天赢50次”的战绩。特朗普宣称,这是一场非常良好且富有成效的通话,他与普京相谈甚欢,并且针对俄乌停火问题达成了全面一致。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简单吗?
在笔者看来,特朗普在通话中的愉快或许是真实的,因为普京在整个过程中一直在投其所好。无论是在通话进行时,还是在通话结束后的声明里,普京均给足了特朗普面子。但实际上,除了这表面的面子之外,特朗普并未从这场通话中获得任何实质性的好处,反而在美俄博弈的棋局中让自己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而普京,则已经稳稳地占据了上风。
首先,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是,普京是否同意了30天暂时停火?答案是否定的。普京仅仅答应了在30天内互不攻击能源基础设施目标。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为不打击能源设施,并不会影响俄军在库尔斯克对乌军的围剿行动,也不妨碍俄军在乌东前线继续推进,逐步蚕食乌克兰的领土。
我们还需了解到,在过去3年的俄乌冲突中,乌克兰的能源基础设施早已被俄军破坏得千疮百孔。如今普京同意不打击乌克兰能源设施,实际上并不会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相反,乌克兰方面通过无人机等远程手段袭击俄罗斯能源设施,已经成为乌军为数不多能够发起有效作战的方式之一。
所以,这个“俄乌互不攻击能源设施”的协议,实际上是在进一步压缩乌克兰的战场空间,对乌克兰没有任何益处,反而大大帮助了俄罗斯。而特朗普似乎并未意识到这其中的问题,一方面,特朗普并不在乎乌克兰的命运;另一方面,普京给足了他面子。
白宫发布的新闻稿自不必说,克里姆林宫的新闻稿几乎每一段都会提及特朗普,并且在各个层面称赞特朗普的决定和表态。同时,在中东问题、伊朗核问题、以色列问题等地区局势方面,俄罗斯方面也特意展现出一种凡事都在与特朗普认真协商的姿态。
不仅如此,我们再来看看普京是如何应对特朗普的,简直就是精准地投其所好。特朗普提出停火谈判的要求,普京答应了;特朗普要求停火,普京同样答应了;特朗普请求饶过库尔斯克几千名乌克兰士兵的性命,普京还是答应了。对于特朗普提出的诸多类似要求,普京一概照单全收。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普京答应特朗普每一个要求的同时,也都附带了相应的条件。特朗普要求停火可以,但前提是先停止攻击能源设施;特朗普为乌克兰士兵求情可以,条件是乌克兰直接投降;特朗普希望结束冲突也没问题,普京列出了一系列条件,只要满足这些条件,一切都好商量。
尽管折腾了半天并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成果,但特朗普却对此十分受用。因为这样的结果足以让他向美国国内以及支持自己的犹太财团有个交代。他似乎在向众人表明:看吧,我说到做到了,只要我上台,美俄就能实现和气生财。
可实际上,美俄谈判进行到这一步,特朗普已经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正如前文所述,俄罗斯依旧可以在库尔斯克和前线发起进攻,持续扩大战场优势。普京无疑是一位高水平的政治家,相比之下,特朗普在这场博弈中还是显得太过稚嫩。
本文围绕特朗普与普京的第二次通话展开,分析了白宫声明中特朗普所谓的“胜利”表象,深入探讨了通话涉及的俄乌停火等关键问题。指出普京通过投其所好给足特朗普面子,但在实际行动中占据主动,提出诸多附带条件,使特朗普陷入两难。凸显了普京作为政治家的高超谋略,也揭示出特朗普在美俄博弈中的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