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惠誉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一事展开,详细介绍了财政部对此的回应,阐述了中国经济的现状、优势及未来发展的政策规划,强调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不变。
根据财政部官方网站4月3日所发布的消息,近期,财政部相关负责同志针对惠誉下调我国主权信用评级这一热点问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记者提问道:“4月3日,惠誉发布报告,决定把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调降至‘A’,请问财政部对此作何看法?”
财政部负责同志回应称:“在本次复评过程中,我们与惠誉评级团队进行了大量且深入的沟通交流。惠誉方面其实也承认,相较于其他同评级经济体,中国具备更为稳健的经济增长前景,并且在全球贸易中占据关键地位。然而,惠誉却固守原有的评级方法,做出下调我国主权信用评级的决定。这一做法有失偏颇,根本无法充分、客观地反映中国的实际情况,也与国际国内市场对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一致认知相悖。对此,我们深表遗憾,且不予认可。”
中国经济拥有坚实的基础、众多的优势、强大的韧性以及巨大的潜力。其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从未改变,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势同样稳固。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4.9万亿元,实现了5%的增长,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从生产要素的角度来看,中国的人才红利、存量资本以及技术进步等优势在不断累积;从结构转型方面分析,新兴经济、城镇化以及市场化改革等蕴含着巨大的潜力;从宏观政策层面而言,逆周期调控的效能持续提升,深化改革开放的成效日益显现,经济向好发展的势头正在不断巩固和增强。
今年以来,随着各项宏观政策持续发力并取得显著成效,国民经济延续了向新向好的态势,发展质量稳步提高。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纷纷上调了2025年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预测,今年中国GDP增速将在4.5%以上,接近中国政府确定的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国际资本市场也对中国资产进行了重新评估,纷纷看多中国。
总体而言,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市场活力、政策效能以及发展韧性都实现了全方位的提升,向好势头在持续巩固,新的增长空间正在逐步打开。接下来,中国将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打好政策“组合拳”。财政政策会加强与货币、就业、产业、区域、贸易等政策以及改革开放举措的协调配合,增强政策合力,为中国经济增长注入强大动力。同时,中国政府预留了充足的政策空间,会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研究并动态调整政策储备,确保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世界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本文围绕惠誉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财政部明确表示不认可该评级下调决定,认为其有失偏颇。同时,详细阐述了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的特点,以及当下经济向好发展的态势。中国将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等“组合拳”,持续推动经济健康发展,为世界经济增添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