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四川清明节祭扫情况展开,介绍了祭扫高峰的接待数据,各地为做好祭扫服务保障采取的措施,包括安全隐患排查、文明祭祀服务等,还提及了四川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相关情况以及奖补制度。
4月4日,正值传统的清明节,四川各地迎来了祭扫的高峰时期。截至当天13时,全省共有344家殡葬服务机构提供现场祭扫服务,热情接待了来自各地的现场祭扫群众,人数达到了36.4万人次。实际上,自3月下旬开始,我省各地公墓就已经陆续迎来祭扫的人群,累计接待祭扫群众超过250万人次。
今年,为了确保清明节前后祭扫活动的顺利进行,各地都积极做好祭扫服务保障工作,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的祭扫方式,努力实现“平安清明、绿色清明”的目标。各级民政部门联合应急管理、消防等多个部门,对殡仪馆、公墓、骨灰堂等重点场所开展了全面细致的“拉网式”安全隐患排查。此次排查着重检查消防设施是否完备、疏散通道是否畅通以及山体滑坡风险点等关键问题,一旦发现隐患便及时进行处置,以保障群众祭扫时的安全。
各殡葬服务机构也积极响应号召,持续做好“减项降费优服务”工作。他们精心推广不同价位的“便民服务套餐”,以满足广大群众多样化的需求。同时,继续推出“鲜花换纸钱”“时光信箱”等文明祭祀服务,还组织了公祭、公益安葬仪式、生态墓位捐赠、殡仪馆开放日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大力推行绿色殡葬理念,引导群众以更加环保、文明的方式缅怀先人。
仁寿县举行第四届公益性生态葬仪式 民政厅供图
近年来,四川各级民政部门高度重视殡葬改革,大力推行节地生态安葬方式。他们要求各公墓管理单位按照高标准建设节地生态安葬区,为群众提供公益性的安葬服务,并积极组织节地生态安葬仪式,进一步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安葬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全省已有113个县(市、区)出台了节地生态安葬奖补制度。对于选择树葬、花葬或骨灰格位存放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的逝者家庭,给予500 – 3000元的一次性奖补。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政府对节地生态安葬的鼓励和支持,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更多群众选择绿色环保的安葬方式。
如果群众有相关需求,可以咨询当地民政局或者拨打“96444”全省殡葬服务专线,以便了解更多详细信息。
四川在清明节期间的祭扫情况,包括祭扫高峰的接待人次,各地为保障祭扫安全和推行绿色殡葬采取的多种措施,如安全隐患排查、文明祭祀服务、节地生态安葬推广及奖补制度等,最后还为有需求的群众提供了咨询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