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详细介绍了广西边检总站在一季度的工作成果,包括口岸出入境人员和交通运输工具查验数量的增长情况,以及各边检站的创新举措和取得的成效,同时还提到了跨境旅游市场的火热。
在 4 月 3 日,广西边检总站发布了一则令人瞩目的通报。通报显示,在今年一季度,广西全区口岸的出入境活动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具体数据为,出入境人员达到了 363.1 万人次,查验的交通运输工具多达 41.4 万辆(架、艘、列)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出入境人员数量增长了 10.1%,交通运输工具查验数量增长了 15.6%。更为值得一提的是,该总站多项创新成果获得了全区范围内的复制推广,这使得口岸通关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其中,钦州保税港区边检站有着突出的表现。其推行的国际航线船舶“常货轮”管理机制,凭借着独特的优势和显著的成效,获得了自治区的通报表扬,并在全区范围内进行复制推广。值得强调的是,这一管理机制成功入选了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第六批 45 项自治区制度创新成果,成为了行业内的典范。
东兴边检站也不甘落后,积极实施出入境旅游团预报预检工作机制。这一机制犹如一把精准的钥匙,有效缩短了团队验放时间。在其助力下,南宁至越南下龙湾国际客运班线实现了常态化运行。在一季度,该站累计验放出入境人员超过 200 万人次,为人员的便捷流动提供了有力保障。
友谊关边检站同样有着出色的创新举措。该站全面应用了首个边境口岸出入境车辆快捷通关系统 2.0 版。这一先进系统的投入使用,就像给通关流程安装了加速器,大幅提升了出入境车辆和司机的通关效率。在一季度,该站累计查验交通工具 11.89 万辆次,创造了口岸历史新高,彰显了科技助力通关的强大力量。
北海边检站则推行了电子卡口新模式。这一模式的应用效果显著,人均通行时间和车辆平均通行时间都大幅减少。凭借这一出色表现,该模式成功入选自治区级制度创新成果最佳案例,成为了边检创新工作中的一颗耀眼明星。
在跨境旅游方面,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持续为游客带来“一日游两国”的全新体验。广西边检总站为了更好地服务跨境旅游,创新查验管理模式,精心建成了游客出入平衡系统。这一系统强化了跨境旅游服务保障响应,让游客的跨境之旅更加顺畅。在一季度,硕龙边检站累计为 443 个中越旅游团共 1.4 万余人次办理查验手续,使得跨境游市场持续保持火热态势。
广西边检总站一季度在口岸通关和跨境旅游服务方面的突出成果。各边检站通过创新管理机制和应用先进系统,提升了通关效率,推动了出入境业务的蓬勃发展,同时也为跨境旅游市场的繁荣提供了有力保障。本文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