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AI时代“超级入口”之争:一场智慧与耐力的“马拉松”,阿里夸克、字节豆包、腾讯元宝,AI“超级入口”之争谁能笑到最后?

本文聚焦于AI时代“超级入口”的竞争态势。详细介绍了阿里夸克、字节豆包、腾讯元宝等互联网巨头产品的发展情况、竞争策略,分析了抢占“超级入口”的商业考量,指出各产品的差异化优势,同时也揭示了当前AI应用面临的同质化竞争、用户留存率低等困境,并探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得用户者得天下”这一定律深入人心,而到了AI(人工智能)时代,这一定律依然适用。如今,打造一款能够抢占用户心智的AI应用“超级入口”,已然成为当下互联网巨头们的一场全新战役。这场战役的硝烟正愈演愈烈,没有一家企业愿意错过这张AI时代的重要“船票”。

近期,阿里巴巴有了重大动作,正式将旗下的智能搜索产品夸克升级为AI to C(消费者)的旗舰产品。这一举措使得AI应用市场又增添了一名实力强劲的玩家。据阿里巴巴智能信息事业群总裁吴嘉介绍,夸克有着明确的目标,那就是成为AI时代体验领先的“超级入口”。它将通过“AI超级框”来重构人与信息和任务的交互方式,立志成为覆盖工作、学习、生活各个方面的“全能助手”。

目前,字节豆包、腾讯元宝、阿里夸克这三大互联网巨头都在不断加大对应用产品的投入力度,都致力于打造AI时代的C端标杆产品。再加上DeepSeek、Kimi、智谱、百度文小言、360纳米搜索等各类应用产品,AI“超级入口”之争可谓是鏖战正酣。尽管各厂商依据自身的优势,在产品策略上有所不同,但它们都面临着同质化竞争、用户留存度及黏性不足的困境。

群雄激战 抢占AI“超级入口”

与早早布局的字节豆包,以及借助DeepSeek后来居上的腾讯元宝相比,阿里虽然在模型端具备领先优势,旗下通义系列大模型多次登上国际榜单,但面向C端的产品通义APP却一直表现平平。

移动互联网商业智能服务商QuestMobile向证券时报记者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在今年3月10日至16日期间,通义的周下载数为36.4万,周活跃用户规模为158.8万;而同期夸克的周下载数达到106.6万,周活跃用户规模为842.3万。夸克作为一款从搜索转型而来的产品,凭借此前多年积累的用户资源以及工具化优势,其战略地位得到显著提升,成为阿里发力C端、补齐应用入口缺失短板的重要抓手。

在阿里升级夸克之前,另外两大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巨头字节跳动与腾讯就已经在C端应用入口上有了重要布局。其中,字节豆包从2024年6月起就采取了激进的投流策略,投入巨额资金进行广告投放,大举抢占市场份额。全球移动广告情报分析平台AppGrowing向证券时报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豆包去年四个季度的广告投放金额分别为207万元、1.57亿元、2.14亿元与1.01亿元,远远高于市场上的其他同类产品。

相比之下,腾讯旗下的混元大模型起步较晚,基于混元基座模型的C端产品元宝此前的用户规模较小,增长速度也比较缓慢。QuestMobile数据显示,在今年2月10日至16日期间,元宝周下载用户数仅为38.9万,仅为同期豆包的1/20。然而,在DeepSeek以开源策略缩小基础模型差距后,元宝迅速接入了DeepSeek大模型,并于2月中旬开始大规模投流,打响了一场AI应用入口的“突围战”。

AppGrowing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元宝的广告投放金额高达14.26亿元,是豆包1.38亿元的10倍。巨额的投流带来了显著的回报,在3月3日,腾讯元宝APP在中国区苹果应用商店免费APP下载排行榜上跃升至第一位,超过了DeepSeek和豆包。今年3月10日至16日,元宝的周下载用户数已增长至321.4万,仅次于DeepSeek(725.9万)与豆包(706.1万)。

虽然目前AI应用还没有形成明确的盈利模式和商业化路径,但移动互联网三巨头都已经纷纷入局,致力于抢占AI时代的“超级入口”。它们大举投入的背后,正是看中了其潜在的流量价值与变现可能。

普华永道中国内地AI咨询主管合伙人张为峰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与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厂争抢成为超级APP的逻辑类似,把控AI时代的“超级入口”主要有两方面的商业考量。“首先是为了争夺下一代流量控制权。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流量入口被搜索、社交、电商等超级应用所垄断。而在AI时代,交互方式从主动搜索转变为智能服务,用户需求入口可能会被重新构建。厂商通过打造AI‘超级入口’,可以抢占用户与服务的‘第一触点’,从而掌握流量分配权。”张为峰说道。

其次,无论是探索广告、增值服务还是其他多元化的盈利模式,都需要以拥有用户入口为前提。张为峰认为,“超级入口”还具有重构商业模式的可能性。当前,传统广告和商品、服务销售模式面临增长瓶颈,同时还面临着AI颠覆现有应用生态的风险。例如,广告是多数面向C端的互联网大厂的主要收入来源,但传统搜索引擎因AI直接提供答案而价值衰减。“在这种困境之下,AI‘超级入口’给这些增长受阻的企业带来了新的想象空间,有助于创造新的商业模式与收入来源。”张为峰举例说,通过AI“超级入口”实现跨场景服务与任务自动化,能够带来新的用户体验,同时通过“订阅服务 + 生态分成”实现持续盈利。

优势有别 探索差异化发展策略

天使投资人、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AI时代的‘超级入口’,可以理解为用户进入AI应用生态的关键通道,是整合多种AI功能与服务的综合性平台。”目前,AI应用入口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呈现出多元化的竞争格局。

虽然市面上的各类AI“超级入口”都是基于AI大模型集成各类服务的移动应用产品,但各大互联网巨头基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积累的不同优势与生态,在“路径依赖”的作用下,形成了差异化的发展策略。

以阿里夸克为例,作为一款具有搜索基因的产品,夸克多年来积累了搜索、浏览器、网盘、扫描、拍题等全面的内容和工具。其核心思路是在搜索的基础上集成AI工具。在夸克的移动应用界面,可以看到“AI写作”“AI生图”“学术搜索”“PPT”等多个工具性按钮。其“AI超级框”的定义,就意味着以搜索框为入口和手段,帮助用户完成做学术报告、写行业分析、做PPT等复杂任务。

郭涛告诉证券时报记者,与传统搜索入口相比,AI“超级入口”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检索,更加强调智能交互、个性化服务和多模态体验。华创证券研报称,夸克基于阿里通义领先的推理及多模态大模型,深度思考效果优秀,能够精准理解用户意图,并调用独立智能体能力,再叠加夸克多年在医疗、学术和教育等领域积累的可信数据源,最终实现高质量交付,成功将AI能力转化为普适性的生产力工具。

相比于夸克的工具属性,豆包则更像是一个聊天机器人,并且接入了各式各样的角色扮演智能体,对话体验较好,娱乐属性更强。因为基于强大的多模态大模型,豆包融合了文本、图像、语言、视频等多种形态的生成与交互,集中了录音纪要、音乐生成、AI生图等更丰富的功能。此外,由于背靠抖音庞大的内容池,豆包每次问答结束后,都会给用户推送抖音平台的相关短视频。在郭涛看来,豆包以短视频等内容形式为特色,具有较强的用户黏性和流量优势,但在AI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有待进一步拓展。

与阿里夸克和字节豆包均基于自身的自研大模型不同,腾讯元宝采用的是“混元 + DeepSeek”两条腿并行的策略,在短期内迅速提升了产品体验,借助DeepSeek的优势快速吸引用户。一名接近腾讯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腾讯最核心的护城河,是微信、QQ等高黏性的国民级社交应用,以及庞大的生态资源。相较于基础模型,打造好的应用产品及实现用户规模化才是腾讯更高的优先级。”腾讯元宝嵌入了微信生态,是目前唯一可以抓取微信公众号文章的AI产品,若进一步融合与绑定视频号、小程序等优质的生态内容,有望凭借强大的用户入口、丰富的数据资源,巩固其生态优势。

除了腾讯、阿里、字节这三家互联网巨头以外,市场上还有各类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玩家。比如因技术优势而获得大量自发用户的DeepSeek,带有搜索基因的百度文小言、360纳米搜索,以及智谱、Kimi等创业公司各有侧重和特点的产品。业内人士普遍认为,AI应用“超级入口”当下虽然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但历经市场的大浪淘沙后,最终只会留下几款好用、易用的国民级应用。

留存率低 面临同质化竞争困境

在AI应用领域,投流被视为一种有效的营销策略,往往能在短期内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以今年2月中旬开始激进投流的元宝为例,据QuestMobile数据,在今年3月10日至16日期间,元宝的周下载用户数达到321.4万,周活跃用户规模达到1917.8万,较一个月前(2月10日—16日)分别增长726.2%和1464.3%。

然而,流量并不等同于留存,对于AI应用入口而言,留存率低下是普遍面临的问题。据第三方数据分析人士透露,目前在留存率方面,DeepSeek的表现最优,豆包与元宝基本相当,但三者的周留存率平均仅为25%左右。

“目前,AI产品的留存率远低于传统移动互联网产品。数据显示,主要工具类产品的活跃率均在20%以下,月均使用天数基本都在3 – 5天,3日留存率均不到40%。这种低留存率意味着企业需要持续投入营销资源来补充流失的用户,形成‘投流—增长—流失—再投流’的恶性循环。”张为峰说道。

低留存率反映的是产品同质化严重的问题。虽然各个AI应用入口各有侧重,但在基础功能和使用体验上并没有明显的差距,导致用户缺少黏性。例如,许多AI应用入口产品都能够提供AI搜索、AI生图、拍题解疑等功能。“当产品缺乏明显差异化时,用户选择更多基于曝光度而非价值认同。”张为峰说。此外,一名资深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大模型的实用性仍然不足,用户尝试相关的应用产品后往往会因不及预期而放弃使用。“巨额投流换来短暂流量,却很难沉淀成稳定的用户群体。”该业内人士说。

在张为峰看来,相较于解决单点问题的传统工具,AI“超级入口”要能够跨越社交、生活服务、内容消费等多个场景,提供无缝衔接的服务体验。“未来,真正能够给用户带来价值的AI‘超级入口’应该具备深度场景融合的能力。”张为峰举例说,例如,用户在即时聊天软件中提及拼单买咖啡后,背后的AI会自动调用相关服务,直接进行服务交付,实现真正的“无感、易用、省心”。而要达成这个目标,不仅需要背后强大的模型能力,更需要企业在用户体验和生态建设上具备商业化能力。

AI“超级入口”之争,是技术、产品、生态的全方位较量。因此,郭涛认为打造更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AI“超级入口”,除了要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模型性能及核心技术水平以外,还要深入了解用户需求,优化产品设计和功能,并构建更加丰富的应用生态。

前不久,腾讯总裁刘炽平在财报电话会中表示,元宝在启动期的确会有比较大的投入力度,但腾讯也在投流过程中密切关注用户留存率,不会纯粹靠投流获得用户。“未来会通过有机联动方式,使得元宝和其他产品进行进一步协作,给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这些在未来更为重要。”刘炽平说。

这正说明,AI“超级入口”之争绝非一场投流“突击战”,而是一场考验智慧与耐力的“马拉松”。在基础模型能力趋同且尚不足以支撑AI深度应用的背景下,AI“超级入口”的效用还需要时间发酵,更有待各个玩家“各显神通”,持续探索和挖掘其更多的可能与价值。

本文围绕AI时代“超级入口”竞争展开,介绍了阿里夸克、字节豆包、腾讯元宝等巨头产品的竞争情况及策略,分析了抢占“超级入口”的商业考量和各产品差异化优势,指出当前AI应用面临同质化竞争和低留存率困境,强调打造差异化优势需多方面努力,这场竞争是长期的“马拉松”。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AI时代“超级入口”之争:一场智慧与耐力的“马拉松”,阿里夸克、字节豆包、腾讯元宝,AI“超级入口”之争谁能笑到最后?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