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青浦区练塘镇东厍村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发展变化。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等部门合作推出相关融媒专题报道,展现海派乡村新图景。以东厍村驻村第一书记单俞迪的视角,介绍了村子在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过程中的努力和成果,包括产业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业态引进以及举办的特色活动等,体现了乡村振兴给村子带来的巨大改变。
在上海,一场关于乡村的全新变革正在悄然上演。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携手多个涉农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及经营主体,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达成合作,精心推出了《海派乡村新图景》系列融媒专题报道,旨在带领大家共赏魅力沪郊新画卷,共享海派乡村新生活。
青浦区练塘镇东厍村,就是这海派乡村新图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驻村第一书记单俞迪热情地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村游”的美好画面:“沿着庄严寺门前的大蒸港畔悠然骑行,当疲惫袭来,可在河畔那如梦幻般的粉色花丛中稍作休憩;若感到饥肠辘辘,村里风格各异的中式、西式餐厅随时为您提供美味佳肴;口渴了,前往乡村客厅的咖啡馆,来一杯独具特色的稻米咖啡,细细品味那浓郁的米香与咖啡醇厚的完美融合;要是游玩得困倦了,不妨留在满山乡遇民宿,在温馨舒适的环境中度过一个宁静的夜晚。”
2023年7月,单俞迪进驻东厍村,从此便与这片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吃住都在村子附近,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对东厍村产生了浓浓的感情。驻村的第一年,东厍村有幸被列入上海市第五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名单。单俞迪一边努力熟悉村级事务,一边积极协助村委投入到示范村的创建工作中。
“那段与村‘两委’班子携手走过的创建示范村攻坚时期,至今让我难以忘怀。”单俞迪回忆起这段经历时,声音中透着激动,“在盘活集体资产、宅基地等各项工作中,村党总支发挥了强大的党建引领作用,村委、产业方、村民、合作社四方紧密联动,齐心协力,共同为村子的发展出谋划策,这种共治共享的精神令我深深动容。”
借着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的东风,2023年底,东厍村村委经过前期反复的洽谈沟通,与满山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共同制订了《练塘镇东厍村产业兴旺三年实施方案》。由“满山乡遇”产业方对村子进行整体运营,联合村内现有的阿特麦文化创意产业园、野龙果业、绿亚园林等产业,通过整村规划运营,全力打造青浦首个民宿集聚度假村。
乡村振兴究竟给东厍村带来了什么呢?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村子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全面改造。道路变得更加宽敞平坦,桥梁更加坚固安全,停车场有序规划,环卫设施不断完善,公共厕所焕然一新,村民宅前屋后的“小三园”也得到了精心建设和提升。同时,19亩林地被打造成了一个供村民和游客小憩的生态氧吧公园。村里还因地制宜地建设了乡村客厅、村史馆、花桥、开放休闲林地、东厍社区中心·党群服务站等现代设施,让乡村既拥有了美丽的“颜值”,又增添了深厚的“内涵”,村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也在不断攀升。
乡村客厅的转变堪称一大亮点。它原本是村老年活动室,如今已摇身一变,成为一个集会客、接待、会议、展览、样板间、活动室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活动空间。这里引进的“野姜咖啡”品牌,独具匠心地将青浦特产薄稻米的浓郁米香与咖啡的醇厚完美结合,制作出了“稻香咖啡”系列饮品。每一杯咖啡都仿佛浓缩了整片稻田的芬芳,让人品尝后赞不绝口。
在满山乡遇民宿集聚度假村里,三栋新建成的联排别墅房成为了首批民宿。这些民宿在设计上蕴含着巧思,打造出了品质上乘的酒店式居住体验。原木色风格的15间客房错落有致地分布着,互不干扰,为游客提供了宾至如归的居住感受。满山乡遇品牌销售总监杨春雪介绍说:“我们以鲜花村落、自然美学的概念为核心,致力于打造一个乡野精致康养旅居目的地,提供多种业态和消费场景,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旅居需求。”
“截至目前,村里共有700平方米的村集体用房、50余栋农房与产业方展开了合作。”单俞迪介绍道,“产业方不仅打造了民宿,还积极引进了不同的业态来丰富东厍村的产业结构,LE208的入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LE208是村里第一家“洋餐馆”。在这个充满“中国乡村”特色的厨房里,安置着咖啡机、披萨烤炉、电烤箱等西式厨具。菜单上的黑松露披萨、茭白烤鸡、茭白虾配腊味、烤牛排等菜品,都是用当地食材制作而成的德式乡村风味菜点。两名来自印度的厨师在窑炉和烤箱前忙碌地烹饪着美食,当地村民也积极参与其中,担当起“帮厨”“传菜员”等餐馆助手的角色。
餐馆老板麦克是一名在上海市区工作了10余年的德国厨师。从餐馆的设计到窑炉的垒砖,他都亲力亲为。麦克告诉记者,由于他从小在德国农村长大,在东厍村找到了故乡的感觉。他希望通过美食与村民、游客建立更和谐的关系,倡导一种惬意、闲适的生活方式。尽管餐馆没有进行大肆宣传,但却座无虚席。于是,麦克决定在村里开设第二家、第三家餐馆,分别提供汉堡、融合中餐等餐食,为村民和游客们提供更多样性的就餐选择。
随着村子基础设施的日渐完备,大家意识到是时候进行宣传造势、吸引游客了。去年端午期间举办的「花漾满山 乡遇东厍」首届绣球花节成功“火出圈”。短短三天的时间里,就吸引了4万多人次前来探访,掀起了一股绣球花狂潮,让东厍村一举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同年9月举办的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之2024上海练塘茭白节暨古镇文化旅游节也选址东厍村。9天的时间里,四个板块二十余场活动精彩纷呈,为乡村带来了大量的流量,成为了乡村振兴的“增量”。
就像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的麦克一样,单俞迪也早已深深地爱上了东厍村。他感慨地说:“虽然两年的驻村时间有限,但我与东厍村已经结下了不解之缘。今后,我依然会与村里保持密切联系,积极推介并带领各方朋友多来东厍村走一走、看一看,让大家感受乡村静谧的美好,共同助力乡村的蓬勃发展。”
本文围绕上海市青浦区练塘镇东厍村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发展展开。通过驻村第一书记单俞迪的视角,介绍了村子从被列入示范村创建名单后的一系列发展举措,包括产业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业态引进等。同时,描述了村里举办的特色活动带来的良好效应,展现了乡村振兴给东厍村带来的巨大变化,体现了多方合作、共同发展的成果,也表达了对乡村未来发展的美好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