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4部委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上海作为试点城市获得最多试点项目。同时阐述了车网互动(V2G)的概念,上海在车网互动方面的政策目标,以及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开展的全国首次大规模V2G全链路集中测试工作等内容。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4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在此次通知中,明确确定了首批9个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城市以及30个试点项目。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成功跻身试点城市之列,并且斩获了最多的4个试点项目。这4个项目意义非凡,其中包括基于个人响应的全场景V2G充换电站建设试点项目,此项目致力于打造全方位、全场景的车网互动充换电模式,充分发挥个人用户在车网互动中的作用;还有上海市重卡充换电站V2G城市组网试点项目,该项目聚焦于重卡这一特殊领域,通过构建城市组网,实现重卡与电网的高效互动。
那么,什么是V2G呢?V2G指的就是车网互动,它有着独特的运行机制。在这种模式下,新能源汽车仿佛化身成为一个个巨大的“充电宝”。在用电低谷时段,新能源汽车能够按照一定的秩序进行充电,将电网中的电能储存起来;而在用电高峰时段,这些新能源汽车又可以将储存的电力反向输送给电网,为缓解电网压力贡献力量。
早在今年年初,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就正式印发了《上海市新型储能示范引领创新发展工作方案(2025—2030年)》。在这份方案中,明确提出了加快创建车网互动示范应用城市的目标。并且制定了具体的计划,力争到2030年,能够完成3 – 5万个智能充放电桩的建设。这些智能充放电桩将成为车网互动的重要基础设施,为实现新能源汽车与电网的高效互动提供有力保障。
3月31日,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联合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以及多家车企、桩企,开展了全国首次大规模V2G全链路集中测试工作。这次测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构建了“车 – 桩 – 网”三位一体的全流程验证体系。在测试过程中,重点对车桩兼容性和互动性进行了深入测试,确保车辆和充电桩之间能够实现稳定、高效的通信和互动;对充电桩并网性能进行了严格检测,保证充电桩能够安全、可靠地接入电网;还对电池放电安全性进行了全面评估,确保在电力反向输送过程中不会出现安全隐患。此次测试涉及范围广泛,涵盖了10家车企的19款车型,包括电动乘用车、电动公交车、电动重卡等不同类型的车辆;以及9家桩企的13款V2G充电桩。预计将于4月底前集中完成所有测试项验证。测试团队在进行测试的同时,还同步开展标准验证和数据分析工作。这些工作将为V2G技术标准编制和产业化推广提供关键的数据支撑。最终,测试团队将形成集中测试报告,公布通过测试的V2G充电桩、车辆清单,为车网互动的大规模应用提供坚实的依据。
国网上海电科院副总工程师沈冰表示:“上海作为全国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城市,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目前,上海已建成30万千瓦智能有序充电网络和2万千瓦V2G放电能力。此次测试通过对车网互动的设备兼容性、电网适应性、需求响应灵活性等方面成熟度的评估,能够推动新能源汽车和V2G充电桩生产制造企业围绕车网互动开展技术突破与上下游联动。这将为上海打造国家级车网互动示范城市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文围绕上海在车网互动领域的发展展开,介绍了上海入选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城市及获得多个试点项目,阐述了车网互动概念和上海相关政策目标,详细说明了全国首次大规模V2G全链路集中测试工作情况。上海在车网互动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实践,为其打造国家级车网互动示范城市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我国车网互动技术的发展和推广提供了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