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深圳:车网互动成熟,超充之城加速崛起,深圳车网互动及超充建设:推动城市能源绿色转型

本文围绕深圳在车网互动和超充建设方面的发展情况展开。介绍了深圳入选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阐述了车网互动的原理、应用成果及潜力,还讲述了深圳“一公里超充圈”的建设情况和推进“超充之城”建设的举措。

2025年4月3日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于4月2日公开了《关于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经专家评审,有9个城市以及30个项目成功列入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范围。其中,深圳表现亮眼,不仅成为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城市,其“深港车网互动试点项目”也顺利入选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项目名单。

近年来,深圳不断加大新能源技术创新力度,积极推动场景融合示范应用。截至目前,深圳累计建设了100座光储超充车网互动一体化示范站,151座V2G车网互动站。其虚拟电厂管理平台3.0实时可调负荷高达84万千瓦,这一负荷量相当于14万户家庭的用电需求。这些举措有力地推动了城市能源体系的绿色转型,使得绿色生产生活方式逐步形成。

车网互动应用逐步成熟

新能源汽车就像是新型的移动储能单元,它能够与电网进行能量交换,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车网融合互动的原理,简单来说就是把新能源汽车当作一个移动的充电宝。在平时,汽车可以将多余的电量在用电高峰时释放(反充)给电网,而在用电低谷时再进行充电。这种融合互动具有诸多好处,它不仅能够优化能源资源的配置,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还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推动可持续发展。

3月28日,深圳在莲花山超充站再次启动了全国最大规模的车网互动(V2G)实测。在这次实测中,全市电动汽车车主都有机会把富余电量反送回电网。每反送1度电,车主可获得4元的收益。与低谷期充电1度花费0.4元相比,相当于每度电赚了3.6元的差价。当日,全市超过760个充电场站的1.8万个充电桩、超过1.7万车次参与了互动,互动电量达到了8.8万度。

早在去年5月,深圳就已经落地了国内首次城市级规模化车网互动响应。这也是当时国内影响最广泛、场景最全面、调控最复杂的多元场景车网互动应用实践。通过灵活创新的用户交互模式和丰富多元的充放电场景,充分挖掘和激发了新能源汽车的灵活调节潜力,对新能源汽车作为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资源的潜力进行了初步验证。

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圳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池的储能潜力巨大,可达5000万度,预计最大可控负荷超300万千瓦,这几乎相当于5台中型燃煤发电机组的体量。随着车网互动应用的不断成熟,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支撑电网安全稳定的重要力量。

“一公里超充圈”基本形成

在深圳,广深高速福永停车区超充站、深高速长圳服务区超充站等,实现了高速服务区充电设施的全覆盖。深圳能源会展中心超充项目、深圳供电局莲花山超级充电站等100座光储超充和车网互动一体化站,让“光储超充车网互动”“一杯咖啡 满电出发”成为了深圳绿色时尚的新名片。

2023年6月,深圳推出了首个全液冷超充示范站,并官宣启动“超充之城”建设。同时,深圳在全国率先发布实施超充“深圳标准”,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建设世界一流超充之城的超级速度,将规划蓝图变成了现实。到2024年,深圳已建成投用超充站1030座、充电桩超42万个,在全球率先实现超充站、充电枪数量全面超过加油站、加油枪,基本实现了“一公里超充圈”。

除了加速布局超充站,深圳还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布局、完善规范标准等多方面举措,加速推进“超充之城”建设。基于全市域级的、全自主可控的、精细建模的统一时空信息平台,深圳构建了覆盖全市的充储放一张网平台,建成了国内覆盖范围最广、接入分布式种类最多的综合性管理平台。该平台实现了分布式资源的可观、可测、可控、精准动态调控,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一键找桩、一键充电”的一站式服务,还强化了与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运营商等的数据互联互通,助力打造能源安全韧性城市。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财税贸易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韦福雷认为,深圳正打造“从场景试验到复制推广”的协同创新生态。深圳结合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适度超前布局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超充之城”建设,并依托“车路云”应用试点城市建设,加快智慧路端和云端基础设施建设。

深圳在车网互动和超充建设方面的显著成果。深圳入选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车网互动应用逐步成熟,新能源汽车作为移动储能单元与电网的融合互动取得良好成效。同时,深圳基本形成“一公里超充圈”,通过多方面举措加速推进“超充之城”建设,打造协同创新生态,推动城市能源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深圳:车网互动成熟,超充之城加速崛起,深圳车网互动及超充建设:推动城市能源绿色转型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