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税惠助力新泰谷里镇,菌菇产业奏响丰收乐章

新泰市谷里镇的菌菇产业发展情况,包括山东泰安谷园农业专业合作社的黑木耳种植、西朱村菌菇生产基地的经营,以及税务部门为产业发展提供的政策扶持和服务,展现了税惠助力下乡村振兴和共富的景象。

当你踏入新泰市谷里镇的山东泰安谷园农业专业合作社温室大棚,一幅热火朝天的丰收画面便映入眼帘。工人们正全身心地投入到第一茬黑木耳的采收工作中,只见那菌棒之上,饱满的黑木耳紧紧簇拥在一起,长势喜人,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合作社技术负责人范树华满脸笑意地介绍道:“暖棚黑木耳在3月份就能够进行采摘啦,和大田里的相比,采摘期足足提前了40 – 50天呢。而且,它的价格也相当不错,产量更是比大田里的要高。接下来,我们打算做一个秋耳的实验,要是实验成功了,就能实现暖棚一年两季种植的美好目标啦。”

该合作社采用了暖棚种植与露天种植相结合的独特模式。暖棚一年可以种植两季,与此同时,露天也进行常规化种植,这种模式大大提高了产量和效益。北谷里村党总支书记毛志成感慨地说:“合作社刚成立的时候,当地税务部门就主动上门,为我们开展了‘开业第一课’培训。税务干部们‘手把手’地教我们开票、申报,还专门指定业务骨干对我们进行‘一对一’的税费优惠政策辅导,这可给合作社的发展壮大解决了后顾之忧啊。今年,我们计划利用谷园合作社的冬暖式大棚,和富华黑木耳种植合作社一起打造黑木耳菌包生产线。项目投产后,预计菌包年产能够达到100万包,能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30余万元,还能新增就业150余人,真正实现强村带弱村,万村共富的双赢局面。”

目光转向西朱村的菌菇生产基地,这里的小菌菇正展现出勃勃生机。西朱村拥有49个日光棚和2个恒温棚,里面种植着羊肚菌和大球盖菇等多种产品。大棚外,泰安市宏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经理陈硕与村书记助理闫志豪正忙得不可开交,他们对着直播间的观众热情地介绍着基地的产品:“大家好,我们的基地位于新泰市谷里镇西朱村,目前有多种食用菌产品供大家选择……”而在大棚内,工人们正耐心细致地照料着刚出土的菌菇幼苗。

该基地围绕食用菌产业积极延链补链,依托共富公司,通过统一品牌打造产品包装,还注册了“菌子之交”食用菌产品商标,并在13个电商平台和门店进行销售。如今,食用菌的价格从每斤3 – 4元提高到了每斤6 – 8元,销售额累计突破2000万元,集体增收30万元。

陈硕满怀感激地表示:“从最初小小的菌包,发展到如今规模化的生产基地,我们菌菇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税务部门的政策扶持和精心辅导。2024年以来,公司享受到了1200余万元的税惠红利,这让我们更有信心去创新休闲采摘模式,把订单农业与乡村采摘结合起来,发展食用菌采摘、蘑菇宴农家乐等致富项目,促进强镇富村惠民。”

据了解,为了助力菌菇产业实现规模化生产,打造研产销一体化产业链,新泰市税务部门组织了“小税滴”税费服务队深入种植基地。他们与企业面对面交流,解答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涉税难题。同时,还建立了跟踪辅导、回访问效工作台账,为农户、农企送上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等税惠政策,确保服务精准到位,让政策红利应享尽享。

雨生百谷,税惠万家。新泰市税务局将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以更快的速度、更大的力度、更暖的温度,不断探索推出更多有利于农业产业发展的个性化服务举措。以更精细的辅导推动税惠红利精准落袋,以更智能的服务护航农业产业链延伸,让税惠“春雨”滋润乡村振兴沃土,绘就“菌香满园”的共富新画卷。

本文介绍了新泰市谷里镇菌菇产业的发展成果,包括合作社的种植模式、基地的经营与销售情况等,同时着重强调了税务部门为产业发展提供的政策扶持和服务,展现了税惠对乡村振兴和共富的积极推动作用。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税惠助力新泰谷里镇,菌菇产业奏响丰收乐章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