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会稽山和古越龙山两家黄酒企业的提价事件,深入剖析了提价背后的成本压力、市场策略,探讨了提价对企业业绩的潜在影响,以及黄酒行业面临的价值回归和市场挑战等问题。
在当下白酒企业纷纷采取“停货”策略的大环境下,黄酒行业却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逆势提价。在2025年4月1日至4月2日期间,会稽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古越龙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先后发布了产品提价公告,提价幅度处于1%至9%的区间。这一不寻常的举动瞬间引发了市场的高度关注,并且促使两家公司的股价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扬。人们不禁要问,这提价背后,究竟是黄酒自身价值的真正回归,还是企业为了挽救业绩而做出的无奈之举呢?
提价背后的成本压力与市场策略
黄酒,作为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酒种之一,却长期受到地域性消费的限制。其主要市场高度集中在江浙沪地区。尽管黄酒拥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然而与白酒相比,它的市场价值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会稽山在公告中明确指出,黄酒的主要原料糯米价格大约是高粱的十倍,可市场售价却远远低于白酒。这种巨大的价格落差导致企业利润十分微薄,整个行业的创新动力也严重不足。此次提价,会稽山是希望能够打破现有的价格天花板,重新塑造品类的价格体系,进而推动全行业从以往的“以量换利”模式转变为“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
古越龙山在公告中也表明,提价是因为部分产品的包装以及配方进行了优化调整,目的是提高品牌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古越龙山董事长孙爱保在公开场合提及,黄酒的原料、工艺、配方和口感都在持续提升,提价是品质提升后的自然结果。除此之外,近年来黄酒行业面临着原材料、人工等运营成本不断上涨的压力,提价也就成为了缓解企业经营压力的最直接手段。
提价对业绩的潜在影响
从财务数据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黄酒企业面临的经营压力。在2024年,A股的三家黄酒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收41.46亿元,同比增长了10.03%;但是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仅有4.08亿元,同比下降了38.92%。其中,古越龙山的净利润同比下降了48.17%,金枫酒业的净利润更是大幅下滑了94.49%。会稽山虽然实现了17.74%的净利润增长,但其净利润基数仅仅为1.96亿元,远远不足以扭转整个行业利润下滑的趋势。
提价无疑是企业提升利润最为直接的方式。古越龙山预计,此次提价将会对二季度的业绩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是在端午节这个黄酒销售的旺季。会稽山也表示,通过调整产品结构、优化包装、加强价格管控等一系列措施,有望提高核心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然而,提价对产品销售量的影响目前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企业未来的业绩是否能够因此得到改善,还需要市场进一步的检验。
黄酒行业的价值回归与市场挑战
黄酒行业长期以来存在着价值感不高、社交属性不足等问题,提价是否能够真正推动黄酒品类的价值回归,目前还难以确定。中国酒文化品牌研究院智库专家蔡学飞指出,黄酒价值的提升应该更多地依靠品牌文化的挖掘、品类价值的提升以及消费场景的引导,单纯依靠提价对于黄酒行业的发展作用是有限的。
此外,黄酒的地域性消费特征依然十分明显,如何突破江浙沪市场,走向全国乃至全球,是黄酒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会稽山和古越龙山都表示,提价有助于提高黄酒品类的市场价值认同,但是能否真正推动黄酒走出地域局限,还需要企业在品牌推广、市场拓展等方面付出更多的努力。
结语
黄酒企业的提价举措,既是面对成本压力和市场竞争时的无奈选择,也是推动行业价值回归的一次积极尝试。然而,提价是否能够真正挽救企业的业绩,还需要市场来给出答案。对于黄酒行业来说,如何在提升价格的同时,增强品牌价值、拓展消费场景,将是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本文围绕会稽山和古越龙山提价事件展开,分析了提价背后成本压力与市场策略,探讨了提价对业绩的潜在影响,指出黄酒行业存在价值回归难题和地域消费局限,强调提价效果待市场检验,提升品牌价值与拓展消费场景是行业发展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