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福州“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实用人才,推动乡村社区发展,福州“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工程”:提升基层干部素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福州市实施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工程”,该工程依托福建开放大学办学体系,创新培养模式,旨在提升村(社区)干部学历层次及综合能力。文中以台江区后洲街道天华社区党委书记蔡建新为例,说明了该工程对基层干部的帮助。还提及该工程在推动基层干部学历与素质“双提升”方面取得的成效,以及今年将迎来的升级和补助政策的加大力度。

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有一个名字值得我们关注——谢星宇。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人才的支撑。近年来,福州市积极响应时代号召,深入开展“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工程”。这项工程依托福建开放大学的强大办学体系,大胆创新,采用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融通的机制,推出了独具特色的“1 + X”培养模式。这里的“1”代表一本学历证书,“X”则代表多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其目的明确,就是要着力提升村(社区)干部的学历层次以及综合能力,为村(社区)培养出一批“留得住、用得上、懂经济、善管理”的基层实用型人才。

福州市委组织部组织二处负责人坦诚地指出:“村(社区)干部是政策落地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也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先一公里’。然而,目前村(社区)干部普遍存在文化程度偏低、能力素质偏弱的问题。”鉴于此,从2022年秋季开始,福州市正式启动实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工程”。该工程覆盖面广泛,涵盖了全市1.8万现职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及其后备力量,为乡村振兴与社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台江区后洲街道天华社区党委书记蔡建新对此深有体会。他说:“社区工作不能仅仅依靠热情,更需要专业知识的支撑。”天华社区是一个常住人口达5008人、老年人占比近一半的老社区。在这里,流动人口的劳动纠纷、独居老人的心理慰藉、社区活动的组织策划等问题,件件都关乎民生,对社区工作者的综合能力是巨大的考验。

2023年秋天,蔡建新报名参加了福州市“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工程”,成为福建开放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班的一名学员。他的课程表丰富多样,包含了社会心理学、社会政策、劳动争议处理等实用课程。蔡建新举例说:“课堂上学的不仅是理论,更是方法论。在实际和居民打交道的过程中,心理学的沟通技巧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在福州,像蔡建新一样通过该工程“充电”的基层干部已经达到了一千人。据介绍,“开展‘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工程’不仅推动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及后备力量学历与素质‘双提升’,也为基层党组织建设培养储备了高素质人才。”截至2024年底,全市村党组织书记大专以上学历占比,较2021年换届后提升了10.04%。

周末的时候,我们常常能看到基层干部们带着笔记本匆匆赶往开放大学各教学点上课的身影。原来,该工程采取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模式,开设了农村区域发展、社会工作、休闲农业经营与管理、行政管理(乡村管理方向)、党务工作等十多个本专科专业。通过网络教学、面授辅导、学员论坛等多元化的形式进行授课,以满足不同学员的学习需求。

福建开放大学招生办工作人员介绍,针对村(社区)干部人才队伍的实际需求,学员们在参加学历教育的同时,还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要选择非学历教育培训内容。通过考试,他们可以获得“1 + X”证书,即1本学历证书和X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从而实现学历和技能的双提升。

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明确提出要健全涉农高等教育体系,优化提升职业教育,鼓励符合条件的村干部、农民等报考高职院校,继续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育计划。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今年福州市委组织部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工程”将再次迎来升级。

福州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联合福州市社会工作部继续深化与福建开放大学的合作,实施村(社区)干部“学历提升工程”。进一步扩大培养对象的覆盖范围,不仅包括现职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村务(社区)专职工作者,还将鼓励更多在村(社区)工作的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高素质农民、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社会服务组织带头人等有意向在村(社区)工作的人员积极参与。

同时,在补助政策方面,福州市也将继续加大力度。在福建开放大学减免1/3学费的基础上,结合2025年福州市职工“求学圆梦”学历提升行动,对符合条件的学员由工会再给予3000元补助。

本文围绕福州市“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工程”展开,介绍了其实施背景、模式、成效以及发展规划。该工程针对村(社区)干部存在的问题,创新培养方式,提升了基层干部的学历和能力,为乡村振兴与社区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今年工程将升级,扩大培养对象范围并加大补助力度,有望在乡村全面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福州“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实用人才,推动乡村社区发展,福州“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工程”:提升基层干部素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