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中关村论坛:开源开放、产业融合,科技助力美好生活,2025中关村论坛:前沿科技成果尽显,民生福祉再提升

本文围绕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成果专场新闻发布会展开,详细介绍了发布会上的重大科技成果、项目签约情况,以及这些成果所具备的前沿引领、开源开放、产业融合三个特点,还提及了部分惠及民生的科技成果。

在3月31日下午,一场备受瞩目的科技盛会——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成果专场新闻发布会在北京盛大举行。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重大处处长张东玲出席了此次发布会,并为大家详细介绍了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成果发布板块的相关情况。

在这场意义非凡的发布会上,有19项重大科技成果惊艳亮相,同时还有5项重大项目成功落地签约。这些成果和项目犹如璀璨的星辰,生动地展现了我国在前沿科技引领、开源开放合作、创新驱动发展等多个重要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效。

张东玲处长介绍说,今年论坛年会期间发布的重大成果具有三个显著的特点。

首先是前沿引领。发布会上的19项重大科技成果,宛如一把把利剑,在我国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领域开辟出了新的道路,实现了重要突破。其中,首次发布的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成果更是吸引了众多目光。它涵盖了AI工业制造、AI生活服务、AI医药健康、AI个性化学习等9个丰富多样的应用场景。这一系列成果充分展现了北京致力于打造AI高地的决心和努力,也体现了AI赋能千行百业的生动实践,就像一个精准的“风向标”,引领着世界科技前沿的发展方向。

其次是突出开源开放。本届论坛首次向世界展示了北京的重大开源成果。“天工”“长安链”“RISC – V处理器核”“理想开源整车操作系统”等重点开源成果,如同一张张亮丽的名片,全面展示了北京引领开源潮流、打造开放创新生态的最新成就。值得一提的是,智谱与10余个国家共同成立了“自主大模型创新发展国际联盟”,依托强大的大模型技术,搭建了一个创新交流合作的优质平台,致力于为友好国家打造安全、可控、自主的国家级大模型。北京正以开源开放为鲜明底色,努力朝着全球开源开放之都的目标大步迈进。

最后是突出产业融合。在本次重大成果专场发布会上,二维半导体晶圆制造与集成创新中心、量子变电站建设等一批前沿科技成果转化落地项目集中签约,同时全国首个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也正式成立。这一系列举措体现了北京市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与央企、金融机构等各方的紧密合作,是共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次创新探索。

我们都知道,科技进步是国家发展、改善民生的强大推动力。那么,本次论坛发布的重大成果中,有哪些能够真正惠及民生、服务百姓生活呢?张东玲处长给出了答案。她表示,本次论坛发布的重大科技成果中,有很多是服务民生的。这些成果体现了科技向善的价值追求,有力地支撑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例如“北脑一号”智能脑机系统,它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法师”,通过将微小的治疗仪器植入患者大脑皮层,能够帮助行动不便的患者实现自主活动,或者帮助语言障碍患者重新“开口说话”。还有手机AI智能体,它如同一个贴心的智能助手,让我们无需再执行繁琐的手机操作流程,只需下达一个指令,它就可以自动访问手机的不同app,进行自主操作,帮助我们一键搞定每一个生活需求。这些成果不仅体现了我国在前沿科技领域的系统性突破,更生动地诠释了“科技惠民”的创新理念。

本文围绕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成果专场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发布的19项重大科技成果和5项重大项目签约情况,阐述了成果具有前沿引领、开源开放、产业融合的特点,还列举了部分惠及民生的科技成果,展示了我国科技在多方面的发展成就以及科技惠民的理念。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中关村论坛:开源开放、产业融合,科技助力美好生活,2025中关村论坛:前沿科技成果尽显,民生福祉再提升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