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详细介绍了广汽传祺旗下向往S7的上市信息、所属系列定位,分析了其在新能源时代的发展策略、面临的竞争环境以及自身优劣势等情况。
在3月30日这一天,广汽传祺旗下一款极具看点的车型——定位为家庭大五座智驾SUV的向往S7正式上市。新车推出了限时售价,价格区间在16.98万 – 22.38万元之间。向往系列是传祺基于多能源平台架构精心打造的中高端产品系列,该系列搭载了高阶智驾、AI智能座舱等先进技术,而向往S7正是这个系列的首款车型。
随着新能源时代的到来,国内各大车企集团纷纷在燃油车业务之外,积极寻求打造高端新能源系列。像吉利推出了银河系列,奇瑞星途有星纪元系列等。传祺推出的向往系列,定位中高端,这与它在燃油车时代的定位较为相似。
回顾传祺在产品打造方面的过往,它一直擅长在颜值和配置上打造差异化优势。就拿2015年上市的传祺GS4来说,在当年的国产SUV市场中,凭借出色的设计和丰富的配置,成功成为市场上的爆款车型。如今的向往系列继续向高端市场迈进,这透露出传祺希望在新能源时代复制当年“爆款”成功套路的意图。
传祺向往系列首先在设计上进行了精心雕琢。由广汽研究院副院长、概念与造型设计中心主任张帆亲自操刀,采用了“藏锋于润”的设计语言,呈现出中正大气的型面比例。同时,在高阶智驾、操控底盘、智能座舱等方面,向往S7对标30万元级别的车型,却以16万 – 22万元的价格,实现了高性价比。
然而,与吉利银河等自主中高端新能源系列相比,传祺向往系列推出的时间节点相对较晚。而且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正陷入价格战以及“堆料内卷”的困境中。在这样的环境下,传祺向往S7若想突出重围,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其主要策略是,将技术聚焦于“体验可感知”的场景,通过技术迭代让高端配置能够以平民化的方式落地。
为此,传祺向往S7推出了“一车双模三用”的方案,提供“智能混动 + 超级增程”两种模式,这一举措有效解决了消费者对于续航焦虑和用车成本的核心诉求。它还搭载了广汽联合Momenta开发的一段式端到端智驾模型的星灵智行ADiGO GSD系统,能够实现城市NOA和高速NOA智驾。钜星智控底盘搭载了FSD自适应减振、CST舒适制动系统,并且配合广汽自研ASTC 2.0鹰爪系统,使得四驱系统能够满足弯道行驶、雨雪坡道、沙地脱困等不同场景的动力需求。
在新能源大五座SUV市场中,可谓是“高手如云”,有理想L6、问界M5、小鹏G6、领克08、比亚迪唐、魏牌蓝山等多款强劲竞争对手。传祺向往S7锁定了16万 – 22万元的售价区间,采取了“错位竞争”的策略,即针对国产阵营进行“高配打低配”,针对合资阵营进行“低价打高配”。
举例来说,与比亚迪宋PLUS DM – i冠军版、哈弗枭龙MAX Hi4 110 Plus智驾版相比,向往S7在车身尺寸、高通骁龙8295P芯片以及诸多豪华型配置方面更具优势;与日系混动车型相比,向往S7的高速NOA、综合续航1150km和科技配置也更有竞争力。
与造车新势力相比,作为传统造车大厂的传祺,其在造车品质和技术积淀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向往S7搭载的广汽自研钜星智控底盘,有广汽20多年的底盘技术沉淀作为基础,还吸收了保时捷、阿尔法罗密欧等底盘调校大师的经验,并且投入了六百多台工程试验车进行测试,测试规模和里程都超越了造车新势力。
不过,传祺向往S7若想如当年的传祺GS4一样一炮而红,还需要在后期的营销宣传方面下足功夫,强化自身的差异化优势。目前,传祺的销售团队在新能源智驾产品理解、客户服务理念、服务流程等方面还有待提升。
此外,在与同行的竞争中,比亚迪、吉利等品牌通过垂直整合和规模化生产不断压低价格,新势力品牌也在加速智能化配置的下放,这些都给传祺向往系列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对于传祺向往而言,如何在新能源汽车的“淘汰赛”中,将自身的配置和价格优势转化为长期的品牌价值,这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本文介绍了传祺向往S7的上市情况和系列定位,分析其试图复制爆款套路。向往S7在设计、配置上有亮点且采用错位竞争策略,但面临推出时间晚、行业竞争激烈等挑战,还需提升营销与服务,将配置价格优势转化为品牌价值,任务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