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公共安全视频新规落地,个人隐私与公共安全如何平衡?,4月1日起公共安全视频新规施行,个人装摄像头有哪些讲究?

本文围绕4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展开,介绍了该条例对公共区域摄像头安装、个人隐私和信息权益保护的相关规定,具体涉及个人在家门口安装摄像头的注意事项、特定私密区域严禁安装摄像头的规定以及酒店等场所的管理责任。

据央视新闻消息,自4月1日起,我国首部系统性规范公共安全视频管理的行政法规——《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正式拉开施行的帷幕。这部《条例》的出台备受关注,它明确解答了诸多民众关心的问题,比如哪些公共区域具备安装摄像头的条件?在摄像头广泛应用的当下,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权益又该如何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个人装摄像头要确保拍摄内容不超合理限度

《条例》中有着清晰明确的规定:在非公共场所安装图像采集设备设施时,首要原则是不得危害公共安全,同时也不能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更为关键的是,绝对不可以非法对外提供或者公开传播涉及公共安全、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的视频图像信息。

那么,当个人有在家门口安装摄像头的需求时,具体需要留意哪些事项呢?在安装之前,最好能够主动征得邻居的同意,或者对邻居进行善意的提醒,以避免后续可能产生的邻里纠纷。安装过程中,要精心挑选安装的位置,并且仔细调整好摄像头的角度,确保其拍摄范围仅仅局限于自家门口的必要区域。此外,为了进一步保护他人的隐私,尽量关闭自动追踪、录音等功能。在安装完成之后,要严格做好保密工作,防止信息出现泄露的情况,更不能将拍摄到的内容非法对外提供或者公开传播。

事实上,因为在家门口安装摄像头而引发的纠纷并不少见。据江西政法报道,在2024年12月20日,石城县人民法院公布了一起邻里纠纷案件,案件的起因是一方在家门口安装摄像头,被邻居控诉侵犯了隐私权。经过法院的耐心调解,最终当事人选择了撤诉。

石城县人民法院的法官对此解释道:“公民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在自家门口安装摄像头的行为本身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在维护自身权益的同时,必须要避免对他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侵害。安装摄像头时,一定要选择合适的位置,不能将摄像头对着他人的大门、窗户等可能暴露私人行踪或者私密空间的位置。”同时,安装公共视频还需要充分考虑民法典中相邻权的有关规定。根据民法典第二百八十八条规定: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也就是说,双方在满足自己生产、生活的合理需要时,要充分兼顾相邻方的权益。法官还特别强调,如果确实有安装摄像头的必要,应当在合理限度范围内进行安装和使用,要注意避免摄像设备拍摄、窥视到其他住户的私密空间,侵扰其私生活安宁,更不可以将拍摄到的内容对外传播,否则就有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特定私密区域严禁安装摄像头

为了全方位、充分地考虑特殊地点的隐私保护问题,《条例》不仅明确划定了禁止安装图像采集设备的场所,同时还对图像采集设备的建设主体、建设目的、安装位置角度等方面都作出了严格的限定。《条例》明确规定,以下特定私密区域严禁安装图像采集设备及相关设施:像旅馆、饭店、宾馆、招待所、民宿等经营接待食宿场所的客房或者包间内部;学生宿舍的房间内部,或者单位为内部人员提供住宿、休息服务的房间内部;公共的浴室、卫生间、更衣室、哺乳室、试衣间的内部;以及安装图像采集设备后能够拍摄、窥视、窃听他人隐私的其他区域、部位。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除了会对安装偷拍设备的人员进行处罚以外,酒店、宾馆等场所是否要对客房内存在偷拍摄像头的情况负责呢?《条例》新增规定,负有经营管理责任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加强日常的管理和检查工作。一旦发现在所列区域、部位安装了图像采集设备及相关设施,应当立即报告所在地公安机关进行处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学院教授刘为军认为,如果宾馆没有履行好自身的义务,导致宾馆的客房、餐馆的包间被他人非法安装了图像采集设备,那么宾馆就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月1日起施行的《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该条例对公共区域摄像头安装、个人家门口装摄像头以及特定私密区域摄像头安装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旨在平衡公共安全与个人隐私保护。个人在家门口装摄像头要注意合法合规,避免侵犯他人权益;特定私密区域严禁安装摄像头,酒店等场所也需履行管理责任,否则要承担法律后果。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公共安全视频新规落地,个人隐私与公共安全如何平衡?,4月1日起公共安全视频新规施行,个人装摄像头有哪些讲究?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