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30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南京市消防救援支队在清润小学举行消防安全公开课和校园逃生演练,同时南京中华中学附属小学的师生在绿博园消防主题公园沉浸式体验消防场景,展示了活动的过程、学生的收获以及活动的意义。
在第30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也就是3月31日这一天,消防安全教育的热潮在江苏的校园中涌动。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以及南京市消防救援支队,在清润小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消防安全公开课,并且现场组织了校园逃生演练。与此同时,来自南京中华中学附属小学的数十位师生,走进绿博园消防主题公园,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消防知识学习之旅,在游玩的过程中,充分学习到了火灾报警、疏散逃生等实用的消防知识和自救常识。
当天下午3点多,清润小学的礼堂里座无虚席,消防讲师站在讲台上,抛出了一个关键问题:“上课前,我想先采访一下同学们,当发生火灾时,大家觉得是逃还是不逃呢?”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表达着自己的观点。有的同学坚定地认为应该逃生,而有的同学则理性地分析道:“我觉得逃还是不逃,要分具体情况。如果在家里,并且可以安全跑出去的话,那就选择逃生;但要是外面浓烟滚滚,最好还是待在家里等待救援……”面对同学们五花八门的意见,老师通过一个真实发生的火灾事故案例,为大家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要是逃生的路上没有明火和浓烟,那就应该尽快逃离现场;可如果火灾正好发生在逃生的必经之路上,就千万不能轻易打开房门,而要选择固守待援。”老师着重提醒大家,不管是选择逃生还是等待救援,核心要点都是要躲避火灾和浓烟,首要任务是确保自身的安全。此外,一旦发生火灾,要第一时间拨打119报警电话,寻求专业的救援力量。
公开课结束后,警报声突然响起,这是逃生演练开始的信号。现代快报记者看到,全校师生迅速反应,立刻拿出事先浸湿的毛巾捂住口鼻,在老师的带领下,有序地跑出教室,沿着楼梯冲向操场。仅仅过了2分钟,全校师生就已经在学校操场整齐集结完毕。随后,南京消防的消防员们现场展示了抛水带、打水枪等专业技能,同学们被消防员们的精彩展示所吸引,现场响起了阵阵掌声。
来自四(1)班的薛泽同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享了自己在火灾逃生中的经验:“火灾逃生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然后跟着大家一起沿着平时做操的路线,弯腰前往空旷的地方。一定不能慌张,要严格按照逃生路线走。”同样来自四(1)班的罗菁雯同学也兴奋地说:“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了解了逃生通道的位置,还学会了如何使用灭火器等知识。这些技能就像是我的安全护身符,让我知道在面对火灾时,我可以用专业知识来保护自己和他人。”
在绿博园消防主题公园里,中华中学附属小学的同学们仿佛置身于一个真实的火灾场景中,沉浸式体验着消防报警、多种逃生以及救援等场景。活动现场,几条搜救犬的出现,更是吸引了不少同学的目光。中华中学附属小学带队老师许红告诉记者:“3月31日是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建邺区在绿博园消防小镇打造的沉浸式安全教育活动真的让人眼前一亮。”她还表示,作为带队教师,她明显感觉到学生们通过VR火场逃生、消防车模拟驾驶等互动项目,真正将“弯腰捂口鼻”“油锅起火先关气”等安全知识转化为了“肌肉记忆”。“这种‘场景化学习 + 感官冲击’的模式,比传统的说教式教育更有效果。未来,我们还打算把活动中的逃生路线图绘制、隐患排查清单等实践任务融入班会课,让安全教育从‘一日体验’延伸为学生的‘终身技能’。”
江苏消防部门表示,此次全省开展的系列消防安全教育活动,其目的在于有效预防和减少校园火灾事故的发生,提高中小学生的消防安全常识和逃生自救能力,从而切实筑牢校园消防安全的坚固屏障。
本文围绕第30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介绍了江苏清润小学的消防安全公开课、逃生演练以及中华中学附属小学在绿博园消防主题公园的沉浸式学习活动。学生们在活动中学习到了实用的消防知识和逃生技能,这种多样化的安全教育活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对火灾的能力,江苏消防部门开展活动旨在预防校园火灾,筑牢校园安全屏障。